您现在: 首页 > 传媒人物
第十一届金枪奖获奖者事迹
2017-07-03 

羊城晚报摄影记者郑迅自述: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本人于1972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1982年底正式调入羊城晚报。1987年因工作需要到采访部新闻摄影室,开始在新闻采访第一线就职;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被组织安排到体育部,任全国地方报纸首个专职体育摄影记者,多次采访了奥运会、世界杯、大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各体育单项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出色完成采访任务,而且创造了多个“第一”:1990年第一个使用模拟信号图片传真机完成异地新闻照片传输见报,1991年第一个用图片传真机采访汕头特大台风灾害,1992年第一个用图片传真机采访北京两会,1996年第一个省级地方报摄影记者赴奥运会采访,2001第一个地方媒体赴莫斯科见证“北京申奥成功”、2004年第一位在华南地区获得“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称号的摄影记者,2010年获广东省第二届“十大摄影家”、2004年获羊城晚报“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亚运会、亚残运会”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一等奖,2012年获中国体育记协、文明杂志社授予“中国记忆·百位体育摄影家”称号,20143月获得“2013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年赛——年度记者”称号。

  回首我的记者生涯,所做的一切的成功都是源于一个信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年轻的时候,并没有这么清醒地认识到摄影记者是一个正在衰亡的职业。20世纪80年代,我在《新闻探索》上发表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记录了用胶片拍摄图片传真的过程,没过几年,数字技术的发明宣告我为之玩儿命的传真照片死亡。我没上过新闻系,没受过新闻的系统教育。我当摄影记者,完全靠羊城晚报大环境的磨炼,逐步培养起新闻记者的本能直觉。现在摄影不景气,我的同事们仍在艰难拼搏。一个摄影记者不能“牛马劳动”、“体能劳动”,不能照相,其摄影技术也就无用武之地。可我不甘心被淘汰出局。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里,岗位工资、奖金构成工薪人员生活的主体。我不甘落后而多次转型,在2012年、2013年两年时间里,我的年工作量分别是668张和 688张(包括在《羊城晚报》要闻版、广州新闻版以及体育新闻版见报),发稿量在摄影记者中名列前茅。

庆幸的是,我用手中的照相机讲话,我的武器就是“摄影”。要做最好的记者,无论在奥运赛场还是突发事件现场,无论体育明星还是平头百姓,我都以平实的眼光待之。以前一出动,浑身上下都是宝贝,一台电脑,两台机身4个镜头,加上备用电池负重可达30公斤。当然,现在就简单多了,一个手机就搞定了,可以边拍边发,就是警察抓住也毫无损失,照片早发走了,手机早格式化了。我经常出现在事发现场,绝不是道听途说。我,有照片为证。但愿,我的信念和身体力行能为党的新闻事业添砖加瓦。但愿,专家的肯定和读者的认可能激励我走得更远。

 

广州日报社徐锋自述:做一名合格的新时期党报评论员

进入广州日报11年来,我始终工作在新闻采编的第一线,以政治家办报的高标准努力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和专业素养。11年中,我先后从事记者、要闻版编辑、评论员、主任助理、副主任、评论版编辑等不同岗位的工作,并做出一定成绩——参与十七大、十八大、全国“两会”、北京奥运、汶川地震等重大前方报道;撰写大量较有影响力的评论作品,曾获中宣部阅评组书面表扬,先后20多次获得全国新闻奖、广东新闻奖、广州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全国两会好新闻奖二等奖、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评论理论研讨年会一二等奖;发表《报业:从宣传工具到传媒产业》等1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笔墨微言——时事评论员的纸上春秋》等多部著作。

一、培养既“专”又“博”的专业素养

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个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又红又专。为此,我一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向新闻前辈学习;另一方面,我也在业余时间里注意“充电”。

我超过20次获全国新闻奖一等奖、三等奖,广东广州新闻奖一、二、三等奖等奖项。其中包括——

《誓师大会》(编辑)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对造假者法外开恩是诚信之伤》、《农民工期待没有围墙的城市》获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评论理论研讨会新闻奖评论类一、二等奖;

《涨工资更像个统计游戏》获广州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

《大部制改革难点是特殊利益集团》获全国“两会”好新闻奖报刊言论类作品二等奖;

《“高税杀富”论之诘》获广东新闻奖评论类二等奖;

《百姓福祉才是真正的“国计民生”》获广东新闻奖评论类三等奖;

《垄断的银行 错位的弱者》获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评论理论研讨会新闻奖评论类二等奖;

《昔日告状村 今朝无上访》获广东新闻奖消息二等奖;

72小时已过,救援仍在继续》获“中华慈善奖”评论类三等奖(为地方媒体中评论类唯一获奖作品)……

在过去7年多里,我承担了报社绝大多数省市重大中心工作的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和本报编辑部文章的写作——

如,2010年在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同志的指导和亲自修改下,由我执笔的评论员文章《推普废粤纯属子虚乌有》,在“推普废粤”风波最复杂关头,及时发出市委声音,文章严谨有高度,达到平息舆论的积极效果。

又如,20113月,日本核辐射恐慌中,针对广东各地出现的抢购碘盐现象,由我撰写的评论员文章《跟风抢购碘盐大可不必》,为平息风波起到合力作用。

又如,注重超越新闻事件个案,追求评论的思想性、理论高度与建设性,如《转型期社会管理切忌“刻舟求剑”》《工资协商应捍卫劳动者利润索取权》《以“文化振兴”支撑“民族复兴”》《“信任危机”比“经济危机”更需警惕》《逆周期调节才能根本性稳定肉价》等。

再如,广州市“创文”系列评论,前后共有约百篇,绝大多数由我执笔,话题尽管枯燥,但我没有将其单纯当成任务稿,而是力争小口子切入,尽可能写出新意。

同时,对于社会热点类评论我力争写出新意、追求观点创新和可读性——

近年来,我撰写的评论超过600篇、高端访谈和通讯超过50篇,在国内评论理论圈内有一定影响力。其中《小悦悦惨剧应触发“冷漠之我”自省》、《“问责到此为止”裸露法治之伤》、《警惕伸向“官场玩物”的公权之手》、《劳动力“弱势要素”地位须改写》、《何以激活“减税为薪”的蝴蝶效应》、《“加薪促就业”是一次观念涅槃》、《保护物权,目的是保护民权》、《让媒体说话合力捣碎“黑砖窑”》、《中国劳动力将短缺,祸兮福兮?》、《“毒多宝鱼”是如何游上餐桌的》等,社会影响力较大,澄清了一些模糊观念,对相关事件解决产生了较好的舆论推动力,屡被凤凰卫视杨锦麟读报节目、央视马斌读报等选读。

二、沉入一线用心投入采编评论活动

一名合格的党报工作者,与其他新闻从业人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时时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来做新闻。近些年每逢发生或出现重大新闻事件之际,我都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力争到达新闻第一线——

2012年冬,我赴京参加十八大采访报道和评论工作,采写的一系列高端访谈、评论作品受到各界好评,其中《北京观察》评论栏目成为知名栏目,也从此成为广州日报每年全国性重要大会北京报道组的“保留栏目”;

20086月初起,我赴四川灾区实地采访20余天,在艰苦的环境下对灾区人民的悲恸和坚强感同身受,采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独家稿件;

20088月,参加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奥运会“编辑部前移”报道工作,通过亲身体验和近距离观察,撰写大量一线评论作品;

2007年初,我赴京参加了全国“两会”采访报道和评论工作,以“拼命三郎”的劲头在会场内外抢新闻,采写的《吴敬琏:百姓炒股不能像“炒菜”》、《两税合并将促粤企升级》、《吴敬琏:春运不涨价不符市场经济原理》、《周小川:股市不会出现重大趋势性变化》、《十六天激情追逐民生兴奋点》、《房产巨鳄何以扎堆富豪榜》、《中国富豪缘何如此“吝啬”》等独家稿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

200710月,我赴京参加了十七大采访报道和评论工作,利用积累的专家资源,采访了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等一大批学者,撰写的《房市要靠三个“两条腿”走路》《收入再分配更加重视公平》《“生态文明”首进报告意义重大》等作品,影响力较大。

回顾这些亲身参与的重大新闻事件,艰难(有时甚至是艰险)的采写过程让我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新闻观的认识,也磨砺了我作为一名党报工作者的意志和战斗力。

三、理论创新:低头耕耘不忘抬头看路

作为一名合格的党报工作者,“低头耕耘”的同时,绝不应忘记“抬头看路”。

1999年在《中华读书报》采写的《TCPICPITCP——网络时代的传媒生存状态》一文,作为较早研究传统媒体网络化的文章,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众多权威学术刊物转载引用,影响较大。

2003年进入广州日报后,我更时时注意将工作和理论相结合,随时进行理论总结——

学术论文

《报业:从宣传工具到传媒产业》(《传媒》,2008.11)(获广东新闻奖论文一等奖);

《“观照现实,追求有思想的精彩”——就广州日报评论版改版谈如何做“好看”的党报评论、理论》(《中国记者》201304期);

《党报评论的价值与发展趋向——兼论人民日报创办评论版、广州日报评论版改版的现实指向》(《传媒》2013.4

《“跨区作业”的“融合之战”》(《今传媒》,2008.10);

《追求最有说服力的评论》(《青年记者》,2008.6);

《时评复兴的社会学分析》(《青年记者》,2008.9);

《我国讣闻新闻的报道现状及拓展性研究》(《岭南新闻探索》,20065期);

《“新闻策划”拓展性研究》(《新闻前哨》,200312期);

《追求最有说服力的评论》(《岭南新闻探索》,2009.1);

《新闻功效在于“前”》(《中国报业年鉴》2009年卷)。

著作

《笔墨微言——时事评论员的纸上春秋》(专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1.1

《中国时评》(合著)(花城出版社,2008.10);

《声音》(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3);

《地方党报转型的战略与路径》,合著,广州出版社;

《广州:幸福转型》,合著,广州市委宣传部编,等。

 

新华社广东分社刘大伟事迹

刘大伟同志2000年大学毕业到广东分社担任摄影记者, 14年来始终战斗在新闻采访一线,参加了抗击非典、南方冰雪灾害、国庆60周年、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20余项重大战役性报道。其作品《大连实德球员殴打裁判遭处罚》获得第13届中国新闻奖摄影复评铜奖,《激情奥运瞬间永驻》、《体坛“酷爸”的铁汉柔情》、《广州恒大登上亚洲之巅》等7件作品获得新华社社级好新闻,《大连实德球员殴打裁判遭处罚》和《保钓!保钓!》获得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刘翔跨越历史》获得广东新闻奖二等奖、《广东兴宁矿难》、《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大爱无疆 自强不息》、《光影大运》、《翱翔天地间》、《奥运囧图》等作品获得广东新闻奖三等奖。他曾先后4次荣获省部级表彰, 2004年被表彰为新华社“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典型,2007年获评广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2008年获评全国抗击冰雪灾害优秀摄影记者,2011年获评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新闻宣传先进个人,2011年获评广东省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用镜头谱写人生华彩,记录时代风云。这是对刘大伟同志14年摄影记者生涯最为贴切客观的描述。他拍摄的健力宝李经纬含泪仰天长叹、刘翔奥运夺金、国庆大阅兵三军仪仗队等很多照片,已成为我们身处的这个大时代中一个个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标志性影像。他的新闻摄影作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新闻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恢宏场面,还是细腻感人的情感瞬间,他总能运用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捕捉到“决定性瞬间”。他凭借对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热爱,对新闻摄影深刻而独特的领悟,在新闻摄影领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创新和尝试。

细节触动灵魂,情感铸就永恒,刘大伟不仅专注体育摄影中力与美的瞬间,更追求其中饱含人性关怀的精神力量。  

在新华社“摄影国家队”发展战略下,经过众多国际大赛的历练,他成长为一名优秀体育摄影记者,他用《刘翔跨越历史》、《竞走风雨中》、《孙杨夺金泪洒赛场》等一批“大片”定格了雅典、北京、伦敦奥运会的经典历史时刻,奠定了自己在体育摄影界的“江湖地位”。

2008821,北京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国家体育场“鸟巢”大雨倾盆,在前三名选手相继撞线之后,记者已经纷纷放下相机开始抢发稿件,而此刻,刘大伟并没有结束拍摄,他在等待一个红色身影,她就是曾在鸟巢测试赛中夺冠的中国广东选手刘虹,已经无缘奖牌的她此刻在哪?当刘虹咬紧牙关冲过终点时,刘大伟果断摁下快门,记录下这滂沱大雨中的一抹坚定的“中国虹”,定格成为《竞走风雨中》,这幅作品不仅刻画出运动员对“更高、高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更揭示了一种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它的内涵已经超过了竞技的本身。这幅作品被评为当年度的新华社社级好稿。时隔四年,这幅佳作夺得2012北京奥林匹克城市国际摄影大展唯一金奖,并于伦敦奥运会期间在伦敦市地标建筑三一广场展出。 20136月,这幅《竞走风雨中》再次成为在法国纳博讷举行的首届国际体育摄影节的主题照片,据摄影节组委会介绍说,他们是在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350名体育摄影师的近600幅作品中选择了这幅他们认为“最能够充分表现出体育图片的精神内涵”的作品。

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召开,作为广州亚运会官方摄影队负责人,他带领30多名记者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展示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精彩瞬间,官方摄影队的工作受到亚奥理事会以及媒体用户的高度评价。他拍摄的《亚运会火种在居庸关长城成功采集》作为广州亚运会重要文化遗产被永久收藏。亚残运会闭幕式筹备期间,他主动与总导演孟艳沟通合作,在闭幕式文艺演出的开场节目中,将新华社记者拍摄的18幅照片一张一张震撼地直接“投射”在8000平方米的广东奥体中心地面上时这种新闻照片前所未有的呈现方式震撼了现场和全世界的观众,这一次“巨现”也开创了媒体参与开闭幕式演出的先河。

追寻事件规律,报道亦是思考,刘大伟长期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调研,形成了运用个性化镜头语言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摄影报道特色。

他扎根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积极探索经济题材摄影报道的新思路。从2000年至2005年,他历时六年对广东健力宝集团进行跟踪采访,通过《健力宝:再生之路还有多长?》一稿,完整揭示了一个享誉世界的民族企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由盛而衰的生死劫。其中2002年政府宣布健力宝股权转让时,他用镜头生动的记录下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流下痛苦委屈的泪水的瞬间,这幅经典肖像照片经成千上万次转载已成这位明星企业家标志性符号,也折射出经济转型浪潮中中国企业家人生事业的浮沉,该报道成为运用摄影语言进行经济现象深度挖掘的经典范例。

2008年初,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致使数百万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刘大伟凭借高度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报道这场广州面临的空前险峻的公共安全危机,他用包含情感的影像传递着这场自然灾害中的人间大爱。在采访中思考,在采访中发现,他率先在内参图片报道中提出“采取紧急措施维护稳定、留农民工在广州过年”的建议,此建议被广东省委、省政府采纳并实施,对化解大量人员滞留广州火车站的重大社会险情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秉承平民视角,胸含百姓情怀,刘大伟不断增强全媒体意识,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报道社会热点,传播“正能量”。

2013年除夕前夕,他在采访途中偶遇驾车寻母的湖南女孩汤桃,得知她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在广州与家人走失,汤桃已经连续5天驾着“寻母车”在广州寻找母亲下落。时值年关,走失母亲的汤桃焦急万分,新华社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帮助这个女孩找妈妈,帮助这个家庭过个团圆年”成为此刻刘大伟感到最迫切的事,经过采访他立即向“新华视点”发出《汤桃“驾车寻母”》的微博并迅速被“广州公安”、“央视新闻”等众多网络大V关注,老人走失地的广州番禺专门开设“寻母微博”,汤桃寻母的微博在新年里被无数好心人转发,形成全社会共同帮助寻母的爱心传递。

经过200余小时的艰难寻母历程,汤桃母女终于圆满团聚。他又在第一时间发出微博《妈妈找到了!》,稿件同时被“新华视点”播发通稿,中央和广东媒体纷纷将新年里这场“微博寻母”的爱心故事在头版刊用,为蛇年新年的人们带来温暖。

“思维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在新闻实践的同时,刘大伟同志注重探索新闻摄影理论,发表了《摄影记者要培养市场意识》、《从“兴宁8·7矿难”看新华社突发性事件应急报道预案的操作》、《从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报道看新华社摄影团队职业化运作模式》、《非常春运情义影像》等十多篇理论文章,参与著作了《体育摄影三十六计》、《亚运会媒体运行》等书籍。在新闻报道的道路上,刘大伟同志将一直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奔跑在基层,战斗在一线,用镜头记录平凡、用镜头记录精彩,用镜头记录时代。

 

佛山日报社曾庆斌事迹:“顶天立地”做新闻,为城市发展鼓与呼                        

曾庆斌,男,19831月出生,现任佛山日报社经济新闻中心副主任。

曾庆斌从200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南昌电视台做记者,2005年到佛山日报从事新闻报道。他先后担任过佛山日报的区域新闻记者、经济新闻记者、深度报道记者、顺德记者站站长、经济新闻中心副主任。

从事新闻工作10年来,他逐步加深对党的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的理解,努力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媒体工作者。多年的地方媒体工作经验让他领悟到,地方媒体、地方媒体新闻工作者只有“顶天立地”做新闻,才能完成使命、赢得群众喜爱,实现媒体与所在城市的同步成长。顶天,就是要跳出佛山看佛山,以国际化视野提升新闻报道的指导性,以前瞻性报道做好城市的瞭望者。立地,就是要深入基层,从群众中发现新闻亮点,以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新闻。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他独自完成、牵头采写或主力参与的作品获得省新闻三等奖以上的新闻作品有11件。其中获广东新闻奖特别奖1件,广东新闻奖一等奖1件,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2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2件。

坚持深入基层挖掘鲜活新闻

曾庆斌在佛山日报社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最基层的西樵记者站,单枪匹马负责西樵、九江、丹灶三个偏远镇的新闻报道。他走进田间巷尾,与村民、企事业单位职工、镇街干部交朋友,深入基层挖掘新闻富矿,频频将村镇新闻送上重要版面。

2006年珠二环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曾庆斌在采访中听到政府官员不经意间讲到一句“为了建设珠二环,不少九江市民包括海外乡亲都做出了牺牲”。曾庆斌抓住这一点,走进珠二环沿线村居采访拆迁户,写就报道《旅港乡亲拆祖屋让道珠二环》。该祖屋门前埋葬了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残杀的亲人,寄托了旅港乡亲的浓浓乡情,乡亲为了支持珠二环建设毅然将它拆除。故事报道后感动读者,也感动了广东侨务新闻奖评委,当年获得二等奖。

坚持深入基层挖掘鲜活新闻的成功,令曾庆斌越发感觉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也是地市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相对优势、引发读者共鸣、提升影响力的法宝。

当下的时政新闻报道,往往是党政机构发布计划、政策、蓝图之初热闹一段时间,实施效果如何往往少人问津。2011年,曾庆斌任佛山日报顺德记者站站长后,带领记者“走转改”,关注鲜花与掌声过后的新闻,多到基层去看看政策实施效果,多做跟踪、观察、报道。

获得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的《党代表工作室:走出厅室 走进民心》就是一例。顺德于20113月成为广东省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外界对其效果一直了解不多。试点周年之际,曾庆斌带着记者广泛采访出租车司机、行业协会领导、城乡社区工作人员等基层党代表以及他们接访的群众,了解他们的互动故事之后,才明确这是一篇先进经验报道,然后采访顺德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了解面上情况。全文不到3千字就用了5个小故事来解释顺德创新党代表工作室工作的初衷、做法、利益相关各方的评价,让人读来趣味盎然。报道刊发后,顺德区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顺德区委组织部把报道列入党代表培训学习材料,不少市民看过报道后“有事找党代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跟进报道,广东省党代表工作室现场会在顺德召开,报道中重点介绍的几个党代表工作室成为许多地方党政代表团到顺德取经的参观点。

广借外脑助力城市发展

佛山虽是地级市,但产业国际化水平极高。世界各地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佛山市民生活、企业生产。传统地市党报的操作模式,显然无法适应佛山读者的需要。曾庆斌在报社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加强学习,以更高的视野来观察佛山新闻事件,创新报道。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中国政府适时推出家电下乡活动,协助企业“出口转内销”。佛山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市民与企业都非常关心家电下乡市场到底有多大、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为此,曾庆斌广泛采访家电企业后,选择格兰仕的家电下乡冰箱作为观察样本,跟踪其从中山工厂到湖南长沙家电批发市场、华容县家电零售店再到农民家的全过程,了解厂家、批发商、零售商、终端消费者参与家电下乡时的激情与困惑。采写成的报道《一台广东家电的下乡之旅》,既对佛山企业、政府做好家电下乡具有指导意义,又因其文本创新而让专业的经济报道变得鲜活立体,最终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同样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二等奖的消息《社工登上顺德政治舞台》,是曾庆斌2011年采访顺德“两会”时发现两名社工分别当选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而做出的独家报道。之所以能抓住这个独家新闻,正是因为曾庆斌不囿于地市报记者眼界,长期学习了解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会政治变迁,从而率先洞察出在创新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社工当选代表委员具有较高新闻价值。报道刊发后,佛山草根参与社会建设、孵化社会组织的热情高涨,后来几个区政协都专社社会组织界别。

佛山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名。率先发展,必然率先遇到瓶颈。地方党报在此时就应当把握城市发展脉搏,发挥新闻报道的指导性,助推城市突破瓶颈。曾庆斌作为骨干记者,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落实“小城办大媒体”的理念,带着佛山的问题问计海内外专家学者,报道广州、香港、新加坡等标杆城市的经验做法,报道赢得佛山市民广泛关注。

2010年,佛山为解决停车难题筹划实施路边停车收费,围绕着是否应该收费、收费标准多高、如何收费等问题佛山交通部门、有车族、无车族展开激烈辩论,网上舆情汹涌。为了弥合社会各界分歧、为佛山找个可供借鉴的样本,曾庆斌到香港采访了运输署、香港汽车会、几个停车场与普通市民,详细了解车多路窄的香港为何能够解决停车难题。《香港停车启录》报道刊发后,佛山市民在网上广泛转发,网上舆情也从情绪宣泄转为探讨出路。

    近年来,曾庆斌先后专访了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数十位专家学者,巧借外脑,为佛山解决市民、企业关心的问题出谋划策。

    曾庆斌操作以引导读者思考城市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报道时,也特别讲求报道的可读性,为此不断研究创新新闻采写方式。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佛山企业、基层政府感到阵阵寒意,如何鼓励全社会通过改革创新来克服困难、危中寻机?曾庆斌与同事一道启动《重温改革历程 坚定解放思想》的高端人物访谈,通过专访黎子流、梁广大等改革明星,以当年佛山改革风云故事激励今人深化改革创新。如何让这些老领导生动地讲述当年亲历的改革故事?在采访广东省原省长、佛山市原市长卢瑞华时,曾庆斌请佛山老摄影家杨耀桐带着两本老相册同行,激起卢瑞华的回忆与谈兴。这篇人物专访《开前门堵后门搞活放开发展佛山》最终因其兼具思想性与故事性而获得广东新闻奖特别奖。

获奖情况

□通讯《“开前门堵后门”搞活放开发展佛山——访广东省原省长、佛山市原市长卢瑞华》被评为广东新闻奖特别一等奖

□通讯《党代表工作室:走出厅室 走进民心》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消息《十分钟启动预案应对塌方》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系列报道《智慧浪潮 引领未来》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消息《社工登上顺德政治舞台》获中国地市报新闻二等奖

□通讯《高明一年婉拒过百个环保不过关项目》获中国地市报新闻二等奖

□系列报道《佛山改革新思录——知名专家访谈》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通讯《一台广东家电的下乡之旅》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系列报道《地铁改变城市启示录》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通讯《5万佛企网上敲开财富大门》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等奖

□通讯《一张概念图管用50年》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等奖

 

广东南方电视台万荣自述:

本人万荣于20027月入职广东南方电视台后,一直从事新闻一线采编工作,在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努力地完成每一篇新闻采访报道,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三贴近”“走转改”的新闻工作作风,恪守职业道德,从未有违反新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不良记录。曾先后多次获得过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省人大新闻奖等专业奖项,也多次受到南电视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的表彰。 

入行12年,弹指一挥间。回想起来,每一次重大的时政、社会、突发新闻事件中,几乎都会有我的身影,也都会看到我出现在新闻镜头前面。细数一下,多年来我先后参与过7次全国两会的报道,先后成为北京奥运、伦敦奥运两届奥运会的特派记者,参加过四川汶川、四川芦山地震的重大报道,十多次冲锋在抗击台风灾害、洪涝灾害的最前线。12年的新闻一线工作经验反复提醒着我,没有任何一次采访报道是可以有老路子老套路可循的,每一次采访都将是全新的经历。所以在多年的采访工作中,我始终贯彻对新闻真实的追求,力求从最全面最客观的角度,做好每一篇采访。

虽然连续7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很多同行都会笑称“跑疲”了,但我总会力求在每一年的报道中做到有所突破。除了常规性的采访报道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外,我还会结合互联网上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向代表委员们请教。记得在2011年我采访全国政协会议时,就结合了当时“足坛打黑打假”的热点,带着问题采访到足协相关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崔大林,同时又在北京联系到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采访足球教练和少年运动员对打黑打假的看法,做成了一则鲜活的“两会”新闻。

一些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灾难的报道,是锻炼和考验新闻记者的关键时刻。记得在去年四月的四川芦山地震时,我和几位同事冒着生命危险,在事发后第一时间赶到雅安震中,克服了生活条件艰辛、采访环境恶劣、交通资源缺乏等困难,连续十天从芦山灾区发回新闻稿件,并每晚通过卫星连线作现场报道。在灾区,我们睡的是操场的帐篷,吃的是简单的干粮,为的就是采访到一个个鲜活的抗震救灾人物和故事,鼓舞大家众志成城战胜灾害。

为了采访报道志愿者往震中一个乡村运送物资,我和同事跋涉了10个小时的崎岖山路,路的一旁是峭壁悬崖,另一旁就是奔腾的江水,但无论多么艰险,也阻挡不了我追赶新闻的脚步。这一次地震采访的经历,无论对我的新闻业务水平还是个人意志品格,都是一次极大的历练。

新闻传播事业日新月异,尤其是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可以说,求新求变是电视新闻传播的永恒主题。在多年的工作中,光有肯吃苦肯干累活的精神是不够的的,还必须不断地用于尝试,力求通过更新、更有效的方式来传播新闻。

9年前,我曾经是南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今日一线》中王牌版块《记者跑腿》团队的领头人。在当年,这种由记者来为观众“跑腿”,解决难事烦事的体验式报道模式,开创了服务型民生新闻的先河,也带动了不少同类型的栏目。这种模式不断地创新变化,一直保留至今。

如今新媒体、多媒体等传播形式,对电视新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最快的时效性、最直观的现场感、最准确到位的点评,都是电视新闻对抗新媒体竞争的独到法宝。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综合素质高的出镜记者,用高水平的直播连线报道来呈现。

南方台新闻中心近年来一直在卫星直播连线、4G直播连线等方面不断变革,而我也荣幸地能率先参与到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直播连线的团队中。无论是抗击超强台风尤特、天兔,还是见证广州海珠桥大修通车、厦深铁路全面开通,我都会带领着南方台的卫星高清直播车和直播团队,冲锋在新闻的第一现场,及时将最新最快的新闻事件呈现给观众。这对我个人的综合应变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激励着我不断地去学习、去摸索。可以预见,直播连线常态化的这种探索,将为电视新闻传播打开另一番天地。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回首12年的新闻从业经历,许多场景都历历在目,彷如发生在昨天。我无悔自己的选择,成为了一名勇立潮头的新闻一线工作者;我也感恩这个时代,让我可以有幸参与见证着社会的巨变。新闻事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自己也必须永不停步,以更广阔的眼光、更专业的技能,去迎接今后更大的挑战。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李红忠事迹

李红忠,广东电台新闻中心专题组监制,2003年进入广东电台工作至今。2004年至2013年,共有22篇(次)新闻作品获得全国及省级新闻奖项。其中,用《纳税人的钱养政府官员子孙,省人大代表批评公共财政不公平》获中国新闻奖广播消息二等级;《汪洋妙论GDP:“有些数字很好看,但却浪费了社会财富”》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消息大奖;2009年至2011年,稿件连续三年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他集采访、编辑、主持于一身,负责栏目——《今日观察》今年被省广电局推荐参与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评比。

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本质

广东,全国改革开放前沿、第一经济大省,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解决科学发展中“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资源压力加剧、土地瓶颈突出、社会管理压力加大”等难题,引领了全国之先。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却让这一战略受到严峻挑战——为追求所谓的“经济增长”,是不是先保发展,把淘汰落后产业暂时搁置起来?

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参加省委全会分组讨论时,以“有些数字很好看,但却浪费了社会财富”为例,鲜明地提出“市场经济就是在周期性衰退的时候淘汰落后”、“科学发展观落实刚刚见点成效,又把落后生产力全都上起来,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在广东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再一次统一了全省思想,提出“为了更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宁可现在GDP低一点,也要保证经济增长质量”,展现出广东科学发展的魄力和决心。李红忠抓住这一主题,采写的《汪洋妙论GDP:“有些数字很好看,但却浪费了社会财富”》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消息大奖和广东新闻一等奖。

随后两年,在主要负责省委线宣传报道任务期间,采写的《汪洋请农民工看电影,祝愿农民工所有梦想都开花》、《汪洋力挺网络问政: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紧紧抓住“深圳富士康令人心碎的‘十连跳’、佛山本田零部件厂工人‘加薪罢工门’折射出的结构性社会问题”和“如何通过网络问政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热点、难点问题,记录下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时代变革,获得专家充分肯定,2篇稿件均获得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另有紧跟社会发展脉搏的《中国梦、南海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履职纪实》获中国人大新闻奖广播电台作品二等奖;《人大:体现着国家意志,昭显着民众利益》、《人大代表信访热后的冷思考》获广东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牢记职责所在,针砭社会时弊

广东人大曾以“当家人撑腰,代表感言善言”在全国创造出“广东人大现象”。李红忠2004年参加省两会报道期间,与其它同事合作推出“人大代表监督政府钱袋子”系列报道。其中,以人大代表质疑“政府机关幼儿园并非公共财政支出部分,办园经费连年不减反增”,发出“纳税人交的钱,不仅养了政府官员,还要养他们的儿子、孙子”的声音,提出公共财政要公平公正的观点。稿件针砭时弊,紧跟热点,获得中国新闻奖广播消息二等奖,至今仍是广东电台获得的全国最高奖项作品之一。

在日常报道中,李红忠牢记职责所在,以高度的责任心,采写出较多的舆论监督类稿件。

《一个枢纽客运站命运引出的思考》披露投资8000多万,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起来的汕头市汽车客运总站,因本应取缔的临时客运站迟迟不能取缔而被迫关门停业,追踪出“部门利益”背后的重重黑幕。报道播出后,得到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的指示。

《“十九路军陵园”成停车场,管理方竟然表态:“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多次深入现场暗访,挖掘出陵园成为停车场的幕后真相,采写过程中即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稿件播出后,其它媒体纷纷跟进,促使停车场侵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荒唐事”得到及时纠正,作品获2001年度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虽然做这些调查性报道又苦又累,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李红忠始终认为,只要能反映群众的呼声,能促进问题解决的事件,就是记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去年,“镉大米”事件引起社会、群众不安情绪时,深入大米批发市场、超市、酒店、餐馆进行深入调查,特别是广东省全国人大代表就导致食品重金属超标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时,更是全程进行采访报道。其中,《镉超标大米问题严重,韶关农业局“冷漠”回应:吃一两年没问题》的稿件,在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新闻纵横》中播出,一度成为网络点击量最大的热点新闻,引起省人大和韶关市的高度重视。

执着新闻事业,坚持深入基层

从专题组到经济、政文组再到专题组,虽然工作岗位几经变化,但李红忠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作风始终没变,先后参与了党的十八大,建国60周年,青藏铁路,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韶关、梅州、湛江特大水灾,兴宁矿难,九江大桥坍塌,广州京溪街枪击案、鹅掌坦爆炸等重大和突发性新闻报道。

平均海拔超5000米的青藏高原让不少人望而生畏,2004年国庆前夕,李红忠作为广电台第一次走上青藏高原采访的两名记者之一,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一路翻山越岭,沿着正在铺轨架梁的1100多公里青藏线,全景式地展现了高原铁路的神奇壮观、铁路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和铁路修建过程中彰显出的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的和谐画卷。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营前夕,李红忠再赴高原,用丰富的情感、细腻的笔触进一步显示出建设铁路建设奇迹背后的故事、铁路开通将给雪域高原带来的深刻变化。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从高原上发回《重走青藏,再看天龙》系列录音报道。其中,广播新闻专题《天路历程》获2006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后,李红忠更是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从贫困县为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到每次驱车几小时寻找广东最美山村教师,再到乘坐交通艇、冒着九级台风采访南澎岛海防连,用脚丈量,用心感受,采写出一批“接地气”、鲜活、感人的新闻作品。

2012年春运期间,李红忠深入321国道,与摩托车大军结伴同行,以3个家庭串连起整篇报道,展现出这些异地务工者春节返乡路上的艰辛与幸福,并发出了“摩托车返乡大军途中交通事故频发引发担忧”的呼声,引起省交管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增派警力进行疏导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解决了摩托车返乡大军的实际困难,发挥出“走、转、改”报道的应有作用,稿件入选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首次“走转改”作品评比,并获得三等奖。

获奖情况:

2004

1、《用纳税人的钱养政府官员子孙,省人大代表批评公共财政不公平》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2014年度)广播消息二等奖;

2、《省人大代表质问机关幼儿园办园经费,呼吁公共财政要公平公正》获第十四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二等奖、广东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3、《追寻腾飞的天龙》获2004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

2005

《一个枢纽客运站命运引出的思考》获广东人大新闻奖二等奖。

2006

1、《天路历程》获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2、《人大代表接访热后的冷思考》获广东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3、《在自主创新中寻求广东经济新的腾飞(系列专题报道)》获第十届广东科技好新闻一等奖。

2007

《人大:体现着国家意志,昭显着民众利益》获广东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2008

《住房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保障成为关键词》获广东省全国“两会”好新闻奖三等奖。

2009

1、《汪洋妙论GDP:“有的数字很好看,但却浪费了社会财富”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2、参与创作的《1226日午间半小时》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3、《市民“狂追”日全食,科普部门不“科普”》获广东省广播电视奖二等奖、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4、《废墟中的重生——512大地震周年祭》获广东省广播电视奖二等奖;

5、《法官形象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获广东省法制好新闻一等奖。

2010

《汪洋请农民工看电影,祝愿农民工所有梦想开花》获广东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2011

1、《汪洋妙论GDP:“有的数字很好看,但却浪费了社会财富”》获2009——2010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消息大奖;

2、《汪洋力挺网络问政,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获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广东新闻奖广播消息一等奖。

3、《十九路军陵园成停车场,管理方竟然表态: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获广东省广播电视奖二等奖;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2012

《广东制度反腐实现端倪》获2012年度“广东党风廉政建设好新闻”一等奖。

2013

1、《中国梦、南海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履职纪实》获中国人大新闻奖广播电台作品二等奖、广东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2、《网络反腐异军突起“秒杀”贪官,拷问制度反腐渠道》获广东人大新闻奖二等奖;

3、《区域协调发展引热议,欧广源建议: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不要养太多官》获广东人大新闻奖三等奖。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黄震洲事迹

黄震洲,男,生于196610月,籍贯湖北荆州。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1993年来广州电视台工作。先后担任节目摄像、编导、记者、节目副主管、主管、节目部门副主任。

19962004年,进广州电视台专题部任当时广州最著名的时政专题栏目《城市话题》记者和节目主管,先后制作了200多条专题节目,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参与了广州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诸多大事的报道,见证了广州的发展和进步。其中,专题片《火车汽车赛着跑》荣获1996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112013年,被评为广州电视台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至2006年,担任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副总监,作为主创人员全程参与了《新闻日日睇》节目的创建和初期发展工作。《新闻日日睇》采编广州本地民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传扬最地道的广州文化,努力塑造城市精神力量,赢得了全城市民的高度认同和广泛赞誉,成长为当今广州最知名的电视新闻栏目。

2006年至2007年,接受组织安排,前往新成立的广州市新闻宣传协调办公室工作,挂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开展舆情分析和新闻阅评工作,为各级领导和各个新闻单位及时掌握广州地区舆情提供了必要参考。组织、策划各类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参与新闻协调工作。在此期间,加强了理论学习,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大大增强。努力使自己完成从新闻工作者向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转变。

2008至今,回广州广播电视台任电视资讯节目部副主任。作为《新闻日日睇》节目的负责人之一,积极响应“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统筹、管理节目日常生产和播出,组织、参与历次地面推广活动,使节目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确保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了主流的价值观,为延续“G4”品牌良性发展势头和节目较为理想的收视率,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和发展贡献了一分力量

从业至今,独立创作和参与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奖项。其中,《“身边”系列报道》获2012年广东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优秀作品一等奖;《118G4出动》获2010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电视新闻栏目《新闻日日睇》获2009年广东新闻奖二等奖;电视新闻消息《广州领取“迪拜奖” 城建成就国际公认》获2002年广东新闻奖二等奖;电视专题《火车汽车赛着跑》获1996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广东电视台王斌自述:

2005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同年进入广东电视台担任记者。9年来,采访报道了2006年“碧利斯”特大洪灾、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10年“凡亚比”特大自然灾害、2013年抗击台风“天兔”等突发事件;2007年起,全程参与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全国两会”、省党代会、省“两会”以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新闻报道。在时政报道的“主战场”、抗洪抢险的“最前沿”、重大新闻的“第一线”,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和汗水。

2009年起,我开始负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新闻报道任务。让一名仅有四年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承担这项重要政治任务史无前例。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时效,我“胆大包天”地提出突破报纸“通稿”,自己编写“电视稿件”的想法,并成功地付诸实践,极大地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新闻性、时效性。五年多来,每天6点半前结束的活动,全都赶在当晚7点半的《广东新闻联播》安全播出,并成功地将一些7点左右才结束又必须当天播出的新闻,成功抢播,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现实,没有出现过任何偏差。同时,我通过学习总书记、其他省委书记的新闻报道,借鉴凤凰卫视、网络新兴媒体在处理时政新闻、领导活动的有益做法,比较国外知名媒体的报道手法,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领导活动中的“新闻要素”,不断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时政类新闻报道的新方式,得到了两任省委书记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期间,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习近平、胡锦涛、李克强、温家宝等中央领导视察广东的新闻报道任务。与此同时,参与策划、组织实施了《办企业磨难记》、《广东沿海行》等系列报道。

突破“通稿”,自己写稿,最大限度提升领导活动的新闻性、时效性。

省委书记的新闻报道节奏快、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不仅要“快”,更要“准”,还要“好”。要想“快”,就必须突破报纸“通稿”,摆脱长期以来“等通稿”的惯性。我通过学习掌握文件政策、领导讲话,熟悉时政新闻的语言环境;通过学习比较新华社稿件与中央电视台稿件的区别,摸索电视新闻稿的特点和规律;在稿件中更多地使用同期声和电视语言,让稿件更符合画面叙述逻辑和电视传播规律。通过反复摸索、不断积累、大胆创新、稳步实践,这一做法渐渐地被各方认可、肯定,从此我们有了拥有完全版权的“电视稿件”。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各种小差错、错别字,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利用各种场合和一切机会反复检查文字和标点符号,最多一次来来回回看了5遍。即使这样,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还是得了“新闻播出综合症”——新闻开始播出,我就找各种借口远离电视屏幕,“不敢看”,总是神经质地担心某段镜头换面、某段文字、某个细节有问题,担心已经经过多个环节审看的新闻不可思议地出现差错、错误;我甚至还梦见到了播出时间,片子还没有赶出来,压力山大! “艺高人胆大”我知道只有不断磨练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治愈“新闻播出综合症”。凭借全身心的投入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各环节的紧密配合,多年来我采制的新闻差错率几乎为零,逐渐地成为“不用看”的免审作品。从开始“不敢看”到后来“不用看”的蜕变,我的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创新视频传送方式,在行进的车上编片、传片,一次次成功抢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重要时政新闻安全性、时效性的高度统一。

在时速160公里的车上写稿、编片,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听同期;不断更新技术信息,率先使用无线网络传输电视画面,提高效率抢时效。2010年,台风“凡亚比”重创广东,7天之内,当时的省委书记汪洋三赴灾区。特别是927日,汪洋先后到阳西县、阳春县看望受灾群众,当天往返广州和阳江,行程近700公里,为了能赶出这条新闻,没时间吃饭、喝水、上厕所,写稿、编片、听同期、传片都是在颠簸的山路上完成的。晚上6点半左右回到省委,当时的省委常委、秘书长直接在我的手提电脑上审稿、改稿,新闻不仅顺利播出,还用了3段同期声。新闻播出后,我第一时间冲向厕所。当时的省委副秘书长专门打来电话代表汪洋书记肯定我们的工作,认为“动作快、非常好,还用了同期声,真不容易!”。

20121218下午530分,广东省召开干部大会,宣布胡春华接替汪洋任广东省委书记,这是一条必须当天抢出来的新闻!这么重要的会议第一次在下午530分开始,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这条新闻最少要经过三道程序的审查,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我们做了三套预案。我反复测算过时间,只有一种可能性能抢在当晚新闻的头条播出——就是新闻稿一遍审查通过,且不做大的修改;画面必须一次编辑成功,没有时间调整。我用两台机器交替编辑会议进行中的实时画面;同时“软硬兼施”地将电视新闻稿同时送给中组部、汪洋、胡春华三处“并联审批”;在各方的紧密配合和高效运作下,这条新闻成功地在当晚《广东新闻联播》的头条播出,将不可能变成现实!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唏嘘感慨也有遗憾,那就是没能在新闻中运用同期声。

2012年底,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中有关新闻报道的要求,在与省委办公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三、四个城市的调研合并发稿,严格控制时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在抗洪抢险中争分夺秒,争取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2013年共有6个较大的台风在广东登陆。胡春华先后到河源、汕尾等地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我们全程报道,这些新闻从写稿、编片到审片、传片,都是在颠簸的中巴车上完成的。922日傍晚,“天兔”在广东登陆,傍晚645分胡春华赶到省三防指挥部,开完会已经7点半。经过“一遍通过”的写稿、编辑、审片以及前后方的紧密配合,成功在当晚《广东新闻联播》的头条播出。这得到了胡春华书记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很及时、效果好!”,事后还专门委托省委副秘书长询问了我们的工作流程和传输方式,并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和肯定!

回想起这些年的努力和拼搏,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细节历历在目。我想,能够见证从“不敢看”到“不用看”这一变化的,除了大家的口碑和一沓奖状外,还有我那日益稀少的宝贵头发。

参与策划、组织实施了《办企业磨难记》、《广东沿海行》、《转型升级——故事》等系列报道,探索“走、转、改”与传统主题报道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20122月至3月,我主持策划了《办企业磨难记》系列调查报道,通过记者“走基层的形式”,辗转多地,历经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连续推出5条重磅报道。新闻播出后,全社会反响强烈,当时的省委书记汪洋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书面批示。7月,省政府出台文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开始实施。在为改革“鼓”与“呼”的同时,充分发挥了通过舆论引导、监督改进工作、推动改革的积极作用。

2013年,围绕广东实施海洋强省战略这一中心工作,参与策划了《广东沿海行》,尝试用“走基层”的手法剖析经济话题,努力探索主题报道深度化、深度报道故事化、故事报道基层化的“故事新闻”报道模式。这些探索一方面拓展了“走、转、改”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主题报道的形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这些年,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广东新闻奖一等奖1次,广东新闻奖二等奖2次,广东省人大新闻奖一等奖1次,广东省政协好新闻一等奖2次;多次被评为单位考核先进,十七大、十八大报道先进个人等。这既是对我的肯定与鼓励,更是我不断提高、进取的动力。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胡念飞事迹

坚持建设性舆论监督

争当一名捍卫广东发展的新闻尖兵

坚持南方风骨,谈何容易!

在当下社会转型期,利益复杂化,再加之新兴媒体日趋成为重要舆论监督力量,监督报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围绕怎样发挥省委机关报舆论监督优势,怎样通过舆论监督推动工作,在报社领导的指导下,胡念飞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艰苦思考和探索,用大量的实践探索出一条以坚持建设性舆论监督捍卫广东发展的报道之路。

由于表现突出,胡念飞荣获2011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1年当选为省直机关党代表;荣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首届(2010年)“杰出青年”称号(唯一);累计三年(200920102013年)荣获南方日报年度“最佳员工”称号、南方日报杰出贡献奖;先后7次荣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1次中国新闻奖。

一、准确把握历史方位,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发展进程,坚持用建设性舆论监督为广东发展鼓与呼。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必须理解“读懂中国”的深刻内涵。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党报记者既要忠实见证和记录社会变迁的轨迹,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也要准确地把握历史方位,积极参与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唯其如此,才无愧于社会引领者的称呼。

在报社领导的指导下,他和同事们一起认真学习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从理论上积极探索新时期党报舆论监督之路。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找到了新时期党报舆论监督的靶心:凡是违反科学发展的行为,我们都要坚决予以批判,予以监督。总体上确立了“用科学发展的精神去推动科学发展,用改革开放的精神去推动改革开放”的报道思想,围绕这一核心思想策划组织报道。那些阻碍改革开放、阻碍科学发展的问题,就要去大胆地批判。

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由胡念飞具体统筹实施的《广东江河水》大型深度调查报道,就是一组用舆论监督的方式去推动科学发展的报道,并赢得各方好评。饱受污染之痛的沿岸居民给报社送来了锦旗,感谢南方日报记者的真实报道。省委主要领导对报道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组报道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秉持操作《广东江河水》的经验,由他具体组织实施的《企业注册磨难记》等大型调查报道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中《企业注册磨难记》报道刊发后,省委主要领导三次作出重要批示,四次公开表扬,要求各地市、各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由此成为了广东“革自己的命”的重要抓手。这组报道获得广东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胡春华书记去年8月在梅州灾区考察灾情时强调,下决心用几年时间解决农村泥砖房问题,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提高山区农村防洪抗灾能力。南方日报和南方农村报以“1+X”合作方式,推出了《广东农村泥砖房调查》系列报道。这组由胡念飞执行统筹的报道建设性地为全省打响泥砖房歼灭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赢得了胡春华、徐少华、万庆良、邓海光等省领导批示关注,大力度地推进了我省泥砖房改造进程。

二、探索监督与建设性的融合,坚持用建设性舆论监督为群众谋求更大的现实利益

监督性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问题或事件的顺利解决,而非“不怀好意”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监督报道同样也是建设性报道。厘清媒体底线和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进行融合监督与建设性的报道,才能更为有力量地推动事件解决进程。

由胡念飞统筹操作的《“穷广东”调查》和《“双到”扶贫AB面》两个大型调查报道,因其很好地把建设性和监督报道融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由此他也被业界称为“扶贫记者”。

做《“穷广东”调查》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最大可能地获取一手材料,如实反映该村庄现状,独家披露了“富广东”背后的“穷广东”问题,为即将开展的“双到”扶贫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这组报道,中宣部新闻阅评也关注到这组报道,认为报道不仅别出机杼,而且意蕴深远,发人深省。这组报道获得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20115月底开始,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由胡念飞具体统筹实施的《“双到”扶贫AB面》大型系列报道,在构思和文风上别出心裁,A面报道扶贫中的先进典型,B面报道扶贫中的落后单位。因这组报道被直接撤换的干部就有六七个,一时,广东各地形成了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良好局面。

汪洋同志4次表扬这组报道,他说,“南方调查”用新闻监督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做了一件党政部门无法做到的事情。中宣部新闻阅评也认为,这组报道褒贬监督到位、推动扶贫工作,观点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令人拍案叫好。这组报道获得年度广东新闻奖特别奖。

三、坚持南方风骨,用舆论监督制止违反科学发展的乱象,秉持理想的坚决和理性的激情。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矛盾,正确处理矛盾,可以推动社会前进,相反,则阻碍社会发展。当群众诉求与政府决策出现偏差、发生矛盾时,新闻媒体如果善于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把民生诉求传达给政府部门,并督促政府有关部门整改违反科学发展的行为,可以在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舆论监督并非“炒作”,而是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工作,客观报道新闻事实,强化“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大局意识,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010125南方日报《每天数百吨问题气流向珠三角》的报道引起王岐山、汪洋等领导的重视,汪洋批示“人命关天”。一场打击珠三角液化气掺假的战役由此打响。

这组报道由胡念飞统筹操办,体现了其一贯的调查新闻操作思路。在南方日报推动下,珠三角地区液化气罐大规模掺加二甲醚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老百姓的用气安全系数得以提高。这组报道也获得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类似舆论监督报道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正确,另外就是我们能真正做到扎根基层、关注民生。从做记者起,胡念飞首先给了自己一个定位,一定要做一名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的深度报道记者。

长期的农村采访经历让他更容易理解老百姓的真正需求,做出了不少反映农村问题的舆论监督稿件,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比如《毁林开发+滥采稀土=泥石流?》、《等待救治的精神病人和精神病院》、《狂犬病南粤卷土重来》、《农村吸毒者:未来在哪里》等等。

但坚持南方风骨,大胆揭露也意味着有无处不在的威胁和难以预见的危险。令人欣慰的是,他却并未因此感到孤独,相反,却得到了报社各级领导甚至是省领导的关心,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同。

他把这些荣誉视为大家对南方日报的高度褒奖,对南方日报探索舆论监督新路的嘉奖。做舆论监督的记者,其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没有一定的新闻理想,没有一定的理念支撑,肯定走不长远,需要的是一种理想的坚决和理性的激情。

 

深圳报业集团叶晓滨事迹

叶晓滨同志1998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深圳特区报社工作,历任记者、首席科技记者,政文部副主任、主任,政治新闻部主任,现为报社编委。广东宣传文化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计划培养对象。

从业16年,长期在时政报道的一线采写、组织策划岗位上辛勤耕耘,勤行多思,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转型与创新,获中国新闻奖1次、广东新闻奖8次(其中一等奖2次,特别奖1次),深圳新闻奖一等奖10余次。

一、敬业乐业,长期奋战在一线,精耕细作,佳作频出。

自参加工作,叶晓滨就与政务报道结缘,除短暂从事科技报道外,长期奋战在时政新闻一线。从2003年至2009年,负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日常报道,历经一任市长、两任市委书记,始终全情投入,将自己手中的笔融入对时代的观察、对社会的思考,激情关注特区发展,热情讴歌改革开放,为读者奉献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新闻佳品。

他敏锐观察政治决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2010年初带队报道广东省委全会,他从汪洋书记一番语重心长的讲话,看到了高层领导对深圳纪念特区成立30周年的深入思考,而这又对深圳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风向标意义。于是,采写《省委书记给深圳出三道题》的报道,为深圳纪念特区成立30周年奠定基调,获广东新闻奖特别奖。他采写的另一篇获省市新闻奖的作品《汪洋在省委全会上谈发扬民主》,受到境外媒体关注,评价说“中共高层积极倡导发扬党内民主”。他采写的通讯《胡锦涛主席成为首位过关旅客》,报道了深圳湾大桥启用、一地两检口岸首次开通时国家领导人实地体验的盛况,获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深圳新闻奖一等奖。作为地方媒体时政记者,能敏锐捕捉到高层领导活动中的重大新闻,推出广受认可的精品,体现了其政策理论水平和精湛业务能力。

他把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融入笔端。20064月,叶晓滨参加丛飞遗体告别会,突破时政报道的常规,写出感人至深的消息《一座城市向一位普通市民告别》,“连中三元”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和深圳新闻奖一等奖,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悟、对爱心大使丛飞时代价值的思考。该获奖消息作为范例,被选入大学新闻专业辅导教材。由他牵头采写的消息《深圳发展迈入大特区时代》,展现了记者作为时代记录者对特区发展进程的透彻把握,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二、锐意进取,矢志追求时政报道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时政新闻资源是党报的优势资源,时政报道应当成为党报的重要财富。长期以来,叶晓滨参与报社重大主题报道的组织策划实施,全力推动时政报道的创新、升级和转型。

改革创新是特区党报的安身立命之本。2005年底,叶晓滨在报社及市纪委、监察局、信访办等单位支持下,在政文部内成立直通车工作室,与同事策划推出融新闻舆论监督、党纪检查、行政监察和信访督查于一体的“直通车”专栏,积极探索新闻媒体实施建设性监督的新途径新办法,推出《上班时间竟在茶楼搓麻?》《服务年里竟有如此态度》等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力,多次荣获广东新闻奖。该栏目2007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央纪委和国家信访局在有关会议上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要用群众可亲可信可接受的方式,积极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主流话语体系。多年来,叶晓滨努力改进新闻表达与题材选择,以新闻规律来优化工作报道、主题宣传,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效。为迎接建党90周年,他策划实施深圳基层党建创新十大案例评选活动,以创新形式挖掘特区党建的鲜活实践并作报道,形式新颖、内容活泼,这一“接地气”的活动策划和报道形式,提升了传播有效性,开特区党建之先河,各级党组织反响热烈,市委高度重视,最后以一场全市性电视颁奖晚会达到高潮。大运会期间,他指挥前方报道团队第一时间发现并挖掘 “互动哥”现象,抢占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话语权制高点,成为深圳志愿者之城的精彩缩影,受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跟踪报道,这组系列报道荣获广东新闻奖。

大力拓展时政报道的增量空间,是深圳特区报近年来一直强调并重视的。近年来,叶晓滨将外事报道、国际传播、廉政报道等视为时政报道创新转型的“蓝海”。他先后牵头策划推出“世界百所知名大学校长访谈”“远征——深圳企业‘走出去’的辉煌与艰辛”“国际名城市长访谈”等大型专栏,受到广泛关注。持续3个年头的“国际名城市长访谈”专栏,采访了覆盖5大州40多个国家的68座国际知名城市,这些名城市长们围绕各自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经验与记者深度对话,为深圳国际化发展建言。该栏目引起中央外办、中联部等领导的重视,一些国内城市的市长对深圳市外办反馈说“每期追看”。

三、心怀社会责任,情系人民群众,热爱党的新闻事业。

舆论导向是时政新闻报道的生命线,也是党报的生命线。叶晓滨是一个有着20多年党龄的新闻工作者,深知只有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干出成效、干出事业,才能永远与党和人民在一起,才能坚持正确导向、把握时代主旋律。

叶晓滨牵头负责的“直通车”专栏,负有舆论监督之责,在社会上有很高威信。专栏开办以来,每年都要接到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提交的五六千条投诉,对于这些报料线索,他要求“直通车”工作团队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一条一条加以甄别,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处理。同时要情系民瘼,不放过各种有价值的线索,深入群众中调查,热情为群众跑腿办事,解决燃眉之急。几年来,“直通车”上有效投诉的回复率每年都在80%以上。他还牵头制定相关制度纪律,要求“直通车”记者绝不拿监督稿件、监督题材与监督对象作交易,以铁的纪律确保任何时候都不能干突破“底线”的事情。

多年来,叶晓滨总是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负责市主要领导活动报道的6年多时间内,任务最为繁重,他始终满怀热情、保持激情,以极大的毅力全身心投入,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这种工作干劲和精神状态也感染者身边的同事。他本人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记者”,他带领的政文部党支部是深圳市优秀党建工作示范点,而这支时政报道团队也多次荣获广东省工人先锋号、深圳市巾帼文明岗、深圳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深圳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珠海特区报社种筱娜事迹:有情有爱的新闻人生

1998年就读西北大学新闻系,2002年毕业即进入珠海特区报社,期间又继续研读新闻硕士。从业新闻12年,她已有30余篇报道获得省、市新闻奖,其作品曾在2006年、2008年、2009年三次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看种筱娜的履历,很多人都说,她注定是为新闻而生的人。在日常看似平淡无奇的线索中,她能敏锐地挖掘出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好新闻;在各大媒体竞相比拼的大众性采访中,她能抢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独家新闻;在采访遇阻新闻源被封锁的不利情况下,她总能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她以一种对新闻的执着和激情,把自己人生的坐标定位在厚重的“新闻”经纬线上,活出了年轻而又精彩的新闻人生。

12年,她足迹遍布珠海各个角落,写下了100多万字的作品。80后的她,现任珠海特区报经济部主任,脸上隐隐仍留有稚气,却已成为珠海新闻战线上公认的一名标兵,先后获得珠海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珠海市“三八”红旗手、珠海市宣传战线突出贡献奖、珠海特区报社成立25周年“十大功勋员工”等荣誉称号。

经济报道独树一帜

新闻作品屡获大奖

    经济报道对党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都陷于“外行看不懂,内行不爱看”的窘境。2006年,正把文化线跑得风生水起的种筱娜,被报社安排成为一名经济记者。当时她对经济新闻还很陌生,正是这份陌生让她决定必须解决专业性与可读性交融的问题,摒弃“只见数字不见事实”、“见事不见人”,以“人本思想”采写经济新闻。把经济报道写得“风花雪月”、可亲可敬,让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懂复杂的经济现象,经过不断的历练之后,这已逐步成为她鲜明的个人报道风格。

    2005年3月,珠海炬力在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SigmaTel公司以3项专利侵权为由,将其告到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炬力付出巨大成本并最终败诉。这一事件被全国众多财经媒体报道并关注,但几乎所有的报道都在炬力输掉官司后戛然而止。但种筱娜一直关注该事件进展,200611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2006年年会专题论坛举行,由于会议专业性较强,所有的媒体都在简短的开幕式后离开,种筱娜参加了全部议程,并在采访中得知,炬力在败诉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自主创新,交出一份比一份好的市场成绩单。由此写成了1000多字的通讯《打官司:输了 搞创新:赢了》获得2006年度的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20096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委员调查法官以纳思达等公司的墨盒产品违反普遍排除令,发出ITC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行政处罚,中国企业面临生死考验。种筱娜第一时间获悉后,深入采访纳思达,了解三年多官司,纳思达没有倒下,反而更强,并一定会继续上诉,绝不退出美国市场。由此写出的通讯《(引题)虽然遭遇ITC“史上最高罚单” 但是为了国家荣誉和行业利益 (主题)纳思达:绝不退出美国市场》鼓舞了一批中国耗材企业转型升级,应对国际竞争。再次获得2009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在种筱娜的笔下,经济新闻要么通俗易懂,要么别出心裁,要么有血有肉。她采访过很多的企业家,每个被她采访过的人都被她的文字所打动,最终和她成为朋友。雷军、陈利浩、张宏江、刘红维、商建光等等,这些行业领军人物都因曾是种筱娜笔下的主角而对她赞不绝口。他们这样评价种筱娜的作品:看她的文章,能发现她是在用心去体会,用情去认知,用故事去讲述,用细节去感染。在她的文章里,你能看到一种澎湃的动能,隐隐的,但却让人激动着,感动着……

突破阻碍追求独家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在担任珠海特区报策划部和经济部主任后,种筱娜知道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面对激烈的竞争,报纸要继续保持并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强调新闻策划。策划力就是新闻的冲击力,策划就是对新闻的最后的定位,对新闻的包装,以及真正的新闻原创。为此,她想方设法突破重重阻碍,策划、组织并采写了一批堪称精品的独家新闻,追求着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新闻境界。

    2006年航展期间,英雄航天员聂海胜与同伴杨利伟、费俊龙一起来到了珠海电视台演播室,参加由珠海市专门为他们举行的媒体见面会。种筱娜深知这是一次上百家国内外媒体的新闻大战,为此,她做了整整几天的采访准备,并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新闻发布会当天正是聂海胜的阴历生日,而上一个生日,聂海胜在太空里与女儿“天人对话”,并因为电视直播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最终的媒体见面会上,种筱娜抢到提问机会,祝聂海胜生日快乐,并询问他在珠海和在太空过生日有何不同。聂海胜十分惊喜、感动,主办方也随后为其举行生日会,聂海胜还将第一块生日蛋糕递给了她。种筱娜将这一幕写成报道《(引题)41岁生日在太空42岁生日在珠海 (主题)聂海胜:两个生日同样难忘》被评为珠海航展最温情的一幕,也获得当年珠海新闻奖。

    第五届航展期间,种筱娜和同事为采访俄罗斯勇士飞行队,特意将之前在珠海市政府举行的欢迎晚宴上拍摄到的俄方高层和勇士队成员的照片冲洗出来,以送照片为由“智闯”勇士队驻地。在场的俄罗斯空军副司令看到自己的照片十分惊喜,特许种筱娜和同事们登上苏-27,体会了一把与世界顶级战斗机“亲密接触”的感触。他们将这激动的时刻写成专版报道《“我们登上了苏-27!” 本报记者探营俄罗斯勇士队》,成为当届航展期间的热点新闻之一。

    港珠澳大桥动工是中外媒体都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作为珠海特区报该新闻报道的主要策划人,种筱娜克服了前期新闻源封锁的不利,突破性地独家采访了大桥总设计师、总经济师,并在动工当日策划出八个版的纵深报道,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了对粤港澳将产生深远影响的这一新闻事件。

酸甜苦辣冷暖相伴

走遍基层收获惊喜

    新闻之路,有着太多的酸甜苦辣。十多年来,种筱娜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变成一个需要照顾孩子的母亲;从懵懵懂懂的新闻小兵,变成身经百战的业务尖兵。唯有不变的是,她对新闻事业饱满的激情——因为采访,她有过无数个难眠的夜晚;因为写稿,她在办公室里迎来过破晓的曙光;因为这份深深的热爱,她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完成任务。

    2005年春节,种筱娜的母亲从北方老家赶到珠海过年,没有想到刚接到下飞机的母亲,她就接到了南屏突发山火的报道,种筱娜直接带着母亲来到火灾现场采访到深夜,又赶回报社写稿。母亲在回去后很长一段时间,想到熊熊大火就心惊肉跳,每次打电话来都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最近珠海没有火灾吧?”

    作为女记者,她也不可避免的面临很多性别带来的困难。怀孕初期,由于有先兆流产迹象和剧烈的妊娠反应,她被医生命令卧床养胎。但是有一篇采访已经完成,还没有写作,于是,她把实习生叫到家里,一边口述一边让实习生打字,还时不时地呕吐……实习生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并将此作为最难忘的实习经历写在实习报告里。

    2007年春节,种筱娜的母亲再次来珠海过年时,不巧她在采访中扭了脚,母亲想这次她一定可以好好歇着了。没有想到,她一瘸一拐地走在珠海西部农村的池塘边、养猪场、西芹养殖基地,探访春节供应源头,还在大年初一来到西部一位百岁老人家里、乔迁户家里,记录下他们普通却又特别的春节故事。

    正是她这种用深情去感悟,用辛勤的双脚去丈量最基层土地的作风与习惯,让她每每在走基层,感悟基层温度的新闻路上收获了一次次惊喜。2008年,种筱娜在了解到珠海率先在全国建设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残疾康复、食品药品安全“四位一体”的农村卫生服务中心陆续投入使用,斗门120多名“赤脚医生”在这场农村卫生服务的变革中迎来了从医生涯中最大的改变后,三次深入农村,与多位“赤脚医生”谈心,去村民家里看变化,采写的通讯《农村赤脚医生“穿鞋”了》再次获得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12年奔走,如今的种筱娜不仅自己成为珠海新闻界鼎鼎有名的“获奖专业户”,这些年来,她还把自己对新闻的感悟不断分享给部门的其他记者,和大家一起深入一线、采写稿件,带出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采访队伍。近年来,她悉心指导的多名年轻记者,采写的多篇新闻稿件也获得广东新闻奖,成为珠海特区报“最能战斗的采编小团队”。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洪悦浩事迹:

书写生命华彩 成就报业华章

洪悦浩,男,196912月出生,19927月汕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主任记者。19927月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汕头特区晚报》记者、《汕头日报》新闻采访部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等职。20138月至今出任《汕头日报》总编辑。

22年的新闻历程,洪悦浩成绩卓著。该同志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第三届汕头市十佳新闻工作者汕头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列为第二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采编的新闻作品6件获全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30多件获二、三等奖;19件获广东新闻奖,40多件获得汕头新闻奖二等奖以上奖项。该同志任《汕头日报》新闻采访部主任期间,带领部门获得汕头市直机关部门排头兵称号,被团省委命名为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是全省新闻媒体中首个省级青年文明号。

始终奔走在采访第一线的好记者

奔跑着追逐新闻是洪悦浩的生活常态。二十余载新闻春秋,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冲锋在新闻第一线,从记者到采访部副主任、主任,再到副总编辑、总编辑,虽然作品越来越厚,奖状证书越来越多,但洪悦浩激情依旧:“做一名好记者是我永远的追求!”

采访生涯中,洪悦浩多次面对重大活动的挑战,他敢于突破地方局限,尽最大努力提升地市报新闻品质。作为市里唯一的文字记者,他曾全程跟踪采访吴邦国、李长春、张德江等领导同志莅汕活动,圆满完成了报道任务。早在10多年前,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地市报记者,他连续多年奔赴北京采访全国两会,每次都发回30多篇独立采写的图文新闻。2003年,李长春同志看望采访两会广东记者时,发现竟然有来自地市级报纸的记者,连连称赞《汕头日报》抢新闻意识强。

“抢发第一声音”是洪悦浩的职业追求。2006年夏天,汕头救助船远赴东沙海域,救起330多名遭遇台风的越南渔民,展开当时我国最大规模的海上国际救援行动。这是一个广受国内外关注的事件,洪悦浩获悉后,敏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新闻题材,连夜辗转多个渠道,最终通过卫星电话直接连线了救助船政委等一线人员,取得第一手材料,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对救助行动进行报道。作为一家地市报媒体,此举殊为难得。稿件见报后被国内许多大报转载,并获广东新闻奖二等奖、汕头新闻奖一等奖。

作为市委机关报“老总”,该同志视言论为报纸的旗帜,亲自撰写一批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全力办好评论专版在繁忙的夜班编审之余,坚持奔走在采访第一线,年年拿得出自己撰写的作品参评新闻评选,年年都有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

兼具大局意识民生情怀的策划人

洪悦浩熟悉新闻策划、采编选题。作为《汕头日报》记者队伍的“掌舵者”,作为新闻阵地的“策划人”,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几乎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出任部门主任、直至总编辑之后,坚持靠前指挥,调兵遣将,以敏锐的政治敏感、深厚的新闻功底和勤勉的工作作风,将市委机关报的影响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以全局视野和民生情怀,他创新主题报道策划。2010年夏,汕头市委全会首次描绘了建设幸福汕头的宏伟蓝图洪悦浩提出,幸福要落地才是真的幸福。为此,他主持策划了合力建设幸福汕头——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开辟幸福汕头感言红段子幸福留言板专栏,举办幸福就在身边故事大赛,在舆论上为建设幸福汕头破题。

宏观把握,微观着手洪悦浩亲自敲定“迎接党的十八大”报道方案,与汕头各区县携手,创造性推出《科学发展在基层之区县特辑》,老总带队深入乡村社区、田间地头采访,精写精编,使这组报道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民生广度。

在关键时刻策划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重磅”文章,不断提升党报影响力。2013省第五届粤东侨博会期间,洪悦浩亲自撰写7800字长篇政论通讯《大潮起东方》,全面展示汕头贯彻落实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的举措和成效。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汕头日报》承办的108版大会特刊《共筑潮人新家园》也成为侨博会“亮点”。

今日的《汕头日报》,紧紧围绕粤东政经大报定位,以政经新闻、原创新闻、深度分析和丰富资讯为主打方向,挖掘本土特色,坚持把精品理念体现在报纸的每一个策划、每一个版面、每一篇报道中。

解放思想坚持创新办报的探索者

洪悦浩始终坚信:人可以老去,报纸可以泛黄,但办报思想必须闪光。他积极探索新闻传播和媒体发展规律,不断深化“走转改”,不断提质新闻产品,不断推动采编形式的多样化。

时刻因读者而动、应时势而变,洪悦浩勇于创新办报。201251日,《汕头日报》启动了创刊65年以来版式改动最大的一次改版,成功“瘦身”为国际流行的680毫米报型,还创新“双头版”,以黄金版位为读者导读当天大事,每天精心拍摄、制作的主打图片更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这次改版的社会影响很大,南方日报等上级新闻同行也给予很高评价。

在洪悦浩的推动下,《汕头日报》还不断创新舆论监督的采编实践。2010年曝光了“鹿屿岛违法建筑”,引起市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关注,依法拆除了违法建筑物,这组系列报道也被评为广东新闻奖一等奖。2012年开始,《汕头日报》与汕头市人大合作推出《人大之声》专版,探索舆论监督与人大监督相结合的新模式。针对网络交流越来越普及的新形势,《汕头日报》相继开通了官方微信、微博,成功直播了市两会、潮商温商论坛等多个大型活动,重大活动直播报道逐渐成为常态,此举融合党报权威性和网络互动性的优势,拉近了党报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群众是老师,基层最精彩。洪悦浩带领《汕头日报》一班人主动走进基层社区,在全市设立一批社区文化服务站,连续举办了近10场大型社区活动,成千上万的读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同时还推出《入户探家风》专栏,让记者深入社区普通人家采写良好家风,展现新闻背后的动人故事,让社区服务站真正成为采集社区新闻、服务人民群众的新平台。近年来,洪悦浩还策划了“市区万户家庭向农村爱心赠书”、“百名市民喜看新变化”等10多场公益活动,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对于洪悦浩来说,新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一种永不满足的激情在字里行间闪烁、传承。他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快乐。他常说:“在这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捧着每一天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心境!

在洪悦浩的带领下,《汕头日报》2013年广告量、2014年发行量双双逆势上扬,都实现了近两位数的增长。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刘小虎事迹

刘小虎,1965年生人。1987年,带着一身书卷气息的刘小虎刚刚毕业即被分配到了开播不久的深圳电视台新闻中心任记者,与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伙伴们开始了深圳电视媒体的建设事业。这一做就是8年,也正是这8年的风吹日晒将刘小虎磨砺成了专业的媒体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忠实地报道着一条条新闻,记录下深圳成长过程中无数珍贵的新闻画面。转瞬间27个年头过去了,深圳电视台已经成长为年营业额数十亿元的深圳广电集团,早生华发的刘小虎亦已从一名年轻的记者成为了资深媒体人和广电集团一名经验丰富的管理型人才。

刘小虎在深圳广电集团的电视职业生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闻中心记者、财经节目制片人、体育健康频道总监以及正在任职的公共频道总监。职业轨迹涵盖了节目“制作”、“发行”、“购买”、“赛事直播”、“频道媒体经营”等几乎全方位的专业职位。他的成长过程几乎就是深圳电视事业成长、发展的投影镜像和缩影。

刘小虎曾经先后创办了《中国股市报道》、《深视财经报道》等五档专业财经类节目,助力深圳“深交所”成为比肩上海“上交所”的另一个金融中心,其声音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重要音符,其影响力至今仍然延续在中国当代的金融行业。1999年策划的《群雄逐鹿高交会》更是当仁不让地斩获全国新闻专题一等奖,让“深圳高交会”成为了深圳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风采的一张重量级名片;2000年、2001年《中国股市报道》更是分获全国省市电视台优秀栏目一等奖、二等奖,成为相当长时间内很多财经类节目创意、设计的制作范本。

2002年到体育健康频道主持工作以后,经历了无数次制、播世界级赛事节目的洗礼: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德国世界杯《玩转世界杯》、2008北京奥运会《拥抱奥林匹克》、2010南非世界杯——《多彩南非》、2012伦敦奥运会《拥抱奥林匹克》等大型直播节目。每一次国际大赛带给频道的都是世界级的挑战,每一次都会有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然而,每一次的挑战都被刘小虎看做是让团队成长的机会。无数个国际转播信号问题的调整,无数次赛事突发问题的解决······站在直播间的地中间,常态就是:留给他的可能仅仅有几秒钟的时间去计算、去抉择、去判断,团队所有人的眼睛、耳朵都在等待他几秒钟之间所发出的指令。南非世界杯、伦敦奥运会期间更是出奇兵派出记者直击赛场,让深圳电视台记者的声音回荡在国际赛场。赛事结束后,当奔赴现场的团队成员们拖着沉重的设备和疲倦到极限的身体返回深圳的时候,只能说“痛并快乐着”。

凭借多年在体育电视领域打拼积累的经验和积聚的人气,以及那份在工作中的执着和热情,他在深圳成功申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后即被委以重任,负责大运会电视转播的各项筹备工作。面对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刘小虎敢立潮头、不辱使命,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大运会电视转播工作,为集团赢得了荣誉,为深圳增添了光彩。

刘小虎2007年初开始参与深圳大运会的申办筹备工作,2009年初参加大运会电视转播工作的筹备,20105月担任深圳大运会主转播机构总监职务。在这项新的挑战中,他凭借丰富的体育电视转播经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贯彻落实“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的办赛理念为工作指导思想,以“关注大运、热爱大运、服务大运”为工作基本原则,始终本着通过出色的电视转播向世界传递大运会不一样的精彩为工作目标,不畏困难、勇于担当、任劳任怨,带领主转播机构全体工作人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共同创造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电视转播的辉煌成就。

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落户深圳,意义重大。结合以往各届大运会的电视转播规模,根据深圳大运会主转播机构的实际情况,刘小虎集思广益,要求大运会的电视转播要在节俭办赛事的前提下充分展现大运会不一样的精彩,最终确定了本届大运会的电视转播规模:对开幕式、闭幕式及18个大项进行高清电视转播,两个大项进行标清电视转播,8个大项的58个小项采用高清ENG制作,如此转播规模和转播标准,在大运会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综合运动会的电视转播规模大、要求高,用什么样的团队来转播深圳大运会?刘小虎自本届大运会落户深圳时就开始思考和琢磨,在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更多次亲自前往实地进行考察学习,与国内外电视转播同行深入的交流探讨,为未来深圳大运会的电视转播工作积累经验,物色团队。最终主转播机构组建了一支由近2000名具有中国一流水准的电视转播专业人员组成的电视转播团队,他们是大运会赛时电视转播的中坚力量。最终,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得深圳大运会的电视转播水平创历届大运会之最。

在刘小虎的带领下,大运会主转播机构圆满完成了大运会各项电视转播任务,向国内外持权转播商提供电视公用信号总时长约为1234小时,通过电视公用信号制作,向全世界展示了精彩纷呈的大运赛事、流光溢彩的深圳美景、美轮美奂的大运场馆,为深圳履行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将本届大运会办成“更精彩、更成功、更具影响力”的国际综合体育盛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3年开始,历经风雨彩虹、经验丰富、风华正茂的刘小虎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公共频道。揭开了他电视工作新的里程,他谦虚地说,在新的岗位他是一名学生,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刘小虎正是以这种博大的胸怀迎接着路上无数的未知挑战,那将是更加绚丽的篇章。

 

汕头市广播电视台黄汉东事迹

黄汉东对新闻事业始终怀着真诚和敬畏,勤学勉求,敬业爱业。着力打好自己的理论根底和业务根底,使自己的综合实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艰辛的付出换来丰厚的回报,仅2000年以来,先后有近30件(次)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政府奖。其中国家级政府奖3件、省级一等奖3件、省级二等奖8件。此外,从业以来还有6篇论文在市级评比中获一等奖、两篇获省奖。

一、奋战一线,采编工作成果累累。

如何成长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合格新闻工作者是黄汉东一直的追求和目标。长期的锻炼磨砺,使其在采、写、摄、编、策划、组织等全面发展,能力突出。在新闻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以朴实的新闻良知关注生活,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面向基层。

作为一名骨干,黄汉东总是带头承担繁、重、难、急的报道任务。虽然负责部门繁琐的管理工作,但其仍然坚持奋战在采编第一线,至今每年采制的专题仍然达到10多部。在主创的诸多获奖作品中,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刻划细腻、手法新颖等是其主要特点。获省新闻奖二等奖的《种粮大户的2004年》,生动展现了一个诚实、勤劳、执著而又具有开放胸怀的中国现代农民典型,更重要的是透过人物形象,折射出政策带给农民、农村的喜人变化。同样是新闻奖二等奖的《特别的养猪倌》,则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一个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励志故事。节目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反响。而获得省文艺奖一等奖的《画到梅花不让人》、获得二等奖的《微雕大师》等,则以浓厚的笔墨、优美的文笔、流畅的画面,展示艺术家们孜孜以求、心存大志、致力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奋斗历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至于其它获得国家级政府奖三等奖的《笑里波澜,意蕴无穷》、省政府奖一等奖的《九九洪妙 百年情怀》,以及《梅花香自栽培来》、《自找苦吃的林初发》、《无声世界,动人旋律》等等,尽管题材各异,风格不同,但是,这些展现社会向上能量的节目,远离无聊、庸俗和颓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追求的可贵,给人振奋和鼓舞。主创者无疑很好地践行了一名媒体工作者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职责和使命。

二、部门管理,地方台频频赢大奖。

黄汉东先后负责过评论类、生活类、少儿类、纪实类等不同栏目的管理工作,不同的经历为其在节目设置、运营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负责的多个栏目先后取得了不俗的荣誉。

1、“小儿科”做出大文章:《5461季风》两次荣获国家政府奖。

5461季风》是其创办并一直负责的青少年专栏。在一般人眼里,少儿节目属于“小儿科”,不起眼,难以办出名堂。在大量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心理、行为、情感等特点,黄汉东为《5461季风》确立了以“展现少儿活力,关注成长话题”为宗旨,以“广泛参与、平等交流、细致服务、清新风格”为特色。数年之后,央视青少部主任王英依然称赞该节目“理念超前,风格鲜明”。在其精心经营及同事们的努力下,《5461季风》一直深受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节目被汕头市委宣传部誉为青少年的活动乐园和精神家园。《5461季风》还荣获第五届 “金童奖”优秀栏目金奖,当时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台仅有一家。此外,栏目还获得第三届全国省市优秀栏目青少类二等奖。而由其主创的《六龄小棋手,挑战吉尼斯》,则以跌宕的情节、生动的细节再现了六岁小女孩陈韵佳,在1108名对手进行的象棋车轮战中不畏强手、志在必得的比赛过程,令人回味。节目一举夺得第七届 “金童奖 ” 二等奖。而当年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正是闻名电视界的张以庆老师的《幼儿园》。

2、老品牌焕发新生机:《潮汕风》南派纪录片创作占据一席之地。

《潮汕风》是汕头电视台的一个老牌节目,2004年黄汉东调至外宣部,开始接手该栏目。拓展选题思路,扩大报道范围,下大力气推进节目精品化建设是近年《潮汕风》常抓不懈的主题。新版《潮汕风》形式更活泼、内涵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节目收视率比原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由黄汉东主创并在《潮汕风》栏目展播的21集《潮汕民俗文化专题系列》,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被国家图书馆纳入地方特色数字共享资源,通过国家网络系统向外传播,使潮汕独特的地域文化得到很好的推介和弘扬。《潮汕风》栏目还积极向中央电视台、北美卫星平台、珠江电视台海外频道输送节目,近几年每年上送节目大幅提升到六七十部。为海内外观众提供一个感受潮汕独特文化底蕴、了解汕头发展变化的荧屏空间。

2004年以来,栏目的一批作品如《壮哉!英歌舞》等等频频在省级政府奖节目评比中获得较高奖项。继200712月《潮汕风》荣获广东省纪实类对外宣传优秀栏目二等奖后,200912月,在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国际纪录片大会《广东日》南派纪录片颁奖盛典上,《潮汕风》再次喜获南派纪录片优秀栏目奖。

三、勤学多思,学术研究出奇出新。

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黄汉东始终不忘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密切关注国内外传媒发展动态,加强新闻专业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一批论题新颖、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

其撰写的论文《沿海城市有线电视发展战略初探》、《有线电视发展自办节目再思考》,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发表后又分别被《中国有线电视》、《电视研究》等刊物转载、摘载。其获得省优秀论文奖的《有线无线合力发展专业频道将成趋向》一文,在国内首次提出有线、无线电视合并的设想。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总编辑陆宏德评价“文章不仅立意高,而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不失为决策理论方面的一篇好文章”。论文刊发一年后,国家广电总局发文下令无线、有线限时进行全面合并。其前瞻性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黄汉东又先后撰写了《试论地方台的弱势地位及对策》、《网络传播:带给电视自办节目新启示》、《创新思路构建外宣新格局》、《主持人出位行为特征及应对办法初探》、《从道德塑造看媒体的迎合与坚守》等,这些文章,分别就地方台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电视媒体如何与新媒体互相借鉴共同进步、主持人的引导及监管、媒体的道德坚守与捍卫等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不少观点一针见血,颇为犀利。在学术探索领域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中新社广东分社郭军事迹

郭军同志200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中新社广东分社工作,先后任助理记者、记者、外侨部主任、编委、新闻采编中心副主任,台湾驻点采访记者,分社党支部委员、党委委员。

他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工作勤奋,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是中新社主要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其报道涉及政经、文体等众多领域,并长期从事港澳台侨外事新闻采写。从业13年来,他始终牢记中新社记者肩负的特殊使命,本着以人为本,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原则,贴近生活,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恪守职业道德,在海内外媒体发表大量新闻稿件,包括电讯通稿3700余篇,各类网络、专栏、特稿6000余篇,为向海外侨社传递乡音乡情,为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侨界影响力,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力、为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为增进中外合作交流作出较大贡献。是中新社对外报道中的佼佼者。

10多年,郭军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1次、三等奖4次,广州新闻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广东侨务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共15次,获中新社年度好新闻奖1次,两次获“广东优秀侨务记者”称号。2011年在中央台办《台湾工作通讯》杂志的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2010年,分社获广东侨务报道先进集体。2012年,他担任负责人的广东分社外侨部被省侨办评为广东侨务新闻工作先进单位。在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的报道中,他作为一线记者,为分社被国务院侨办评为抗雪救灾温暖行动先进集体作出重要贡献。此外,他还有十几篇稿件获中新社总编辑奖、特别奖,并多次被分社授予年度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称号。2011年,被分社授予“新春走基层优秀记者”称号。

一、13年来,他一直在一线从事侨港澳台新闻报道,始终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形成了独特的对外报道风格,是中新社侨务新闻报道的主力和“名记”,在海内外侨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他非常注意侨界新趋势、新动向,并及时总结、提炼。如《海外华文教育方兴未艾有关方面呼吁加大财政投入》引起相关部门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广东启动大规模海外侨务资源调研》率先报道广东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海外侨情调研。《侨情是广东省情中最大的优势和最明显的特点》突出了广东独特的优势。《寻找失去的感情纽带》全面总结近20年来海外华裔寻根之旅。

他采访过上百位侨领和侨界知名人士。如洪都拉斯国防部长熊伯洪、墨西哥驻华大使李子文、印尼贸易部长冯慧兰、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多米尼加总统顾问吴玫瑰。《永不言倦的陈李琬若》、《骆家辉回乡祭祖:游子更胜大使》等多篇稿件获侨务新闻奖。

他及时全面报道中国政府赴吉尔吉斯斯坦、埃及、突尼斯、利比亚、所罗门、东帝汶等国接侨行动,受到侨务部门表扬和感谢。所罗门撤侨相关作品和手记被编入广东省侨办主编的《回家——所罗门撤侨纪实》一书。他曾三次应邀赴印尼、泰国、澳门采访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并深入当地侨社挖掘鲜活侨界新闻。

 2011年,担任分社外侨部负责人后,他加强协调、统筹、深化涉侨新闻采访,并负责分社供中国侨网稿的组稿、编审,每年编审发出侨稿逾700篇。他推动分社与广东省侨办签约成立侨务新闻工作室,进一步提升侨务新闻采集能力。2012年,他为中新社总社《外国人在中国》、《华人故事》等专栏采写十多篇专题稿件。

20127月至9月,受总社派遣赴台湾驻点采访期间,他深入到台湾各地、各阶层采写第一手新闻,共发出稿件60余篇,稿件在海外近两百家中文媒体落地。其中,对两岸两会第八次会谈、江西省长鹿心社访台、海协会长陈云林访台行程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发出《两岸两会领导人第八次会谈在台北举行》、《两岸投资者:投保协议增双向投资信心》、《陈云林台北看望赠台大熊猫盼两岸和平》、《吴伯雄会见鹿心社 双方强调珍惜和维护两岸关系成果》等一批有分量的稿件。他采写的《台湾写真:在台陆配盼真正融入台湾社会》等一批软性社会写真稿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台湾社会风貌。

他长期报道台商在粤创业发展、两岸日益密切的经贸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2005年,国民党1949年来首次组团赴大陆参访,他共发出10余篇稿件,受到省台办的表扬和感谢。部分稿件登上东南亚多家外报头版头条,有的则在同一个版面大量转载其稿件。

他先后出色地完成德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越南、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粤活动采访。采访中,他严守外事纪律,从未出过一次差错。近年来,他还专访印尼、日本、泰国、法国、泰国、美国、越南、英国等国家驻穗总领事,增进了广东与相关国家友谊。

 二、不图名利、不畏风险,不怕辛劳,在重要政经新闻、突发事件采访中不缺位,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高度责任感和敏锐新闻触角,挖掘社会热点,及时向海外侨界传递。

他准确捕捉到农村基层民主改革传递的信息,《广州二百三十万农民首次直选“村官”》、《从“最说不清楚”到“最适宜创业居住”》同时获2002年度广州新闻奖一等奖。同年,他在中共广东省九大报道中,发出10余篇稿件,《中共广东省九大首次出现私营企业主党员代表》等稿件受到海外舆论高度关注。他多次参加地方和全国两会新闻采访,均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2007年他和同事主持中新社《广州见闻》专栏,以每周一篇的节奏向海外媒体供稿,解读广州社会热点问题,深受海外读者欢迎。

作为一名交通新闻记者,他连续8年奋战春运一线,全面纪录广东春运变迁。2008年南方遭遇百年不遇冰冻灾害,广州火车站数十几万人滞留,他冒着生命危险,赴一线采访,发出逾170篇春运及抗冰救灾稿件。《滞留人数虽减少 回乡之路仍漫漫——来自广州火车站的现场报道》获中新社年度好稿奖。当年,分社被评为国务院侨办抗雪救灾温暖行动先进集体。

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他冒着余震危险赴汶川采访灾后重建,发出10余篇优质稿件,《汶川早晨的别样风景:大地震阴霾渐被阳光驱散》获当年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三、从业13年,他坚信新闻是“跑”出来的。

他多次参与单位组织的走基层采访,顶风冒雨,深入农村、工厂、海岛和城市的街头巷尾,与农民工打交道,与普通市民话家常。他还曾前往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柬埔寨、印尼采访。从业第一年,他的《广东假文凭泛滥》获广东新闻奖三等奖。他为分社专栏《羊城百态》撰写的稿件视角独特,深受读者喜爱。作为集体创作的结晶,该专栏获2002年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获奖情况

1、参与集体创作的《羊城百态》获2002年度广东新闻奖专栏一等奖
2
、《广东假文凭泛滥》获2001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3、《珠江流域将首次实施跨省区应急调水压咸》获2004年度广东新闻奖消息三等奖
4
、《汶川早晨的别样风景:大地震阴霾渐被阳光驱散》获2009年度广东新闻奖通讯三等奖

5、《骆家辉回乡祭祖:游子更胜大使》获2011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6、《广州二百三十万农民首次直选“村官”》、《从“最说不清楚”到“最适宜创业居住”》获2002年度广州市新闻奖一等奖。
7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获2005年度广州市新闻奖二等奖。
8
、《回乡路漫漫
——来自春运广州火车站的现场报道》获中新社年度好新闻奖
9
、《中国迎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黄金时期》获2002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三等奖
10
、《国侨办主任陈玉杰抵达广州慰问贵南桥》、《乡情不断 历久弥新
——记越老柬华侨华人恳谈会》分获2003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二等奖
11
、《墨西哥驻华大使李子文家人回广东中山寻根》、《永不言倦的陈李琬若》分获2004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三等奖。

12、《寻找失去的感情纽带》获2004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二等奖
13
、《东帝汶接侨》、《广东将全面建立华侨捐赠公益事业项目监管制度》分获2006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三等奖
14
、《广东省侨办主任吴锐成:侨务工作具战略性前瞻性》获2007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二等奖、《开平碉楼申遗:八年磨一剑投资逾一亿》获2007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三等奖、《海外华文教育方兴未艾 有关方面呼吁加大财政投入》2007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三等奖
 
15
、《侨情是广东省情中最大的优势和最明显的特点——访广东省侨办主任吴锐成》获2009年广东侨务新闻奖二等奖

16、获20062008年度“广东优秀侨务记者”称号

17、《近代中国四大百货创始人后裔广东寻根》获2011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一等奖《骆家辉回乡祭祖:游子更胜大使》、《广东去启动大规模海外侨务资源调研》分别获2011年度广东侨务新闻奖三等奖

182011年在中央台办主办的《台湾工作通讯》杂志举办的“在对台工作的岗位上”征文活动荣获二等奖

19、获200720102011年度分社先进个人,2011年度分社优秀党员。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