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唐晓安(右一)在采访。
2020年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车水马龙的繁华武汉,顿时失色。
阴霾笼罩下的武汉,被外界一度称之为按下了“暂停键”。随之而来的是各医疗机构床位爆满,请求增援、捐赠医用防护物资的呼吁声;身边好友、同事的亲友被感染,需紧急送医救治的求助声以及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各方亲友,源源不断打来问候电话的关切声。
在这场从未经历过的特大困难与特大挑战中,作为一名参加过抗击特大洪灾、非典、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此时此刻,我告诉自己,埋怨和指责于事无补,唯有拨开厚厚阴霾,冲到一线,第一时间报道反映人们关切的问题和情况,同时把更多目光,盯向那些勇敢冲上去,坚定“逆行”在抗疫火线的英雄们,充分报道他们的感人瞬间,形成共同抗击疫情的洪流、暖流。
在过去的40多天里,有两个身影将让我终身难忘,常让我在夜深人静时,泪流满面。他们分别是身患渐冻症、抛下被感染的妻子,率600多名同事始终冲在抗疫一线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倒在抗疫火线、病危时也不让奋战在另一家医院“红区”的妻子来看自己的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
一、张定宇: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这是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
这句从大学读来的经典名言,已在我20年新闻工作历程中深深扎根,并一直鞭策、警示、点拨自己,在重大考验面前,要敢于请战,冲到第一线去,在近距离面对面中,捕捉最鲜活的新闻瞬间,用灵魂拷问,与心灵对话,打开被采访者心扉,尽可能写出最真实并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
1月28日,《湖北日报》刊发题为《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的人物通讯,反映的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妻子,30多天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感人事迹。
报道刊发短短几天,获得3000万网友关注。许多读者流泪点赞留言:“谢谢张院长一家的付出。生命不仅有长度,更有亮度,您燃放的生命之光,点亮了许多病人的希望。”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报道。报道起因是,1月26日,大年初二上午10点半左右,报社领导突然来电:有线索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其妻子住院感染隔离的情况下,始终带领600多名医护人员,指挥坚守在一线。要求记者赶赴采访。
在武汉,人们提到收治传染病人的金银潭医院都有点儿害怕。
此次新冠肺炎阻击战也是从金银潭医院最先打响。深入“红区”采访,不确定的风险无处不在,但关键时刻,得有人顶上去。
约好的采访时间是16时30分。但我和同事李墨和柯皓特意提前两个半小时就到了金银潭。我们知道,在这个特殊时期,按约定时间去很难“逮”得到人。
在金银潭医院行政楼下,我们第一次与匆匆进门的张定宇擦肩相遇,他穿着一件深色羽绒服,戴着口罩。我们说明来意后,他笑了笑,未置可否。
接待我们的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代维说,张定宇极其低调,鲜少接受媒体采访。除了在“无国界医生”网站上能找到他的名字,在网络上很难找到有关他的报道。
见面就被泼了盆冷水,吃了闭门羹,为获取更多新闻线索,我们决定先从外围着手采访。
院区川流不息的白大褂,到处是神色紧张而忙碌的身影,代维就成了我们争分夺秒了解的对象。但采访不到15分钟,代维就被电话叫走了。随后,我们决定,与其在医院“守”张定宇,不如主动去病区采访医护人员,逮一个算一个。万一当天采访不到张定宇,我们不如抓住时间进入“红区”做期探访报道,将医院救治情况向外界介绍。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按既定路线进入北楼五病区。在病区入口处值守人员帮助下,我们被要求进行严密防护穿戴,这时病区主任魏明从里面出来,他告诉我们,防护时头发丝都不能露在帽子外面,以免沾染病毒。同时要求,进去时能不带的东西,尽量不要带,采访本也不要带,撕两张纸,写完拍照,再把纸扔了。手机、相机也要严格消毒。
在五病区办公室,医生们都很忙,也显得非常疲惫,墙上对讲机响个不停,医生们进进出出不断。魏明说,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凌晨两三点睡,早上五六点起,很多医生怕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就睡在值班室的椅子上,有家不敢回。
隔着厚厚的口罩,我们看不清医生的脸庞,但他们眼神中的坚毅与无悔,让我们安心,也让病人安心。
两个半小时隔离病区的采访,我们也从最初的紧张、恐惧,慢慢变得放松起来。
从隔离病房出来,天色已暗。
张定宇实在是太忙了,找他的人太多了。工作人员不时过来抱歉地告诉我们,谁也不知道院长什么时候能接受采访。
在等候的时间里,我们尽可能多地向与我们打招呼的同事询问更多关于他的信息,并在采访提纲上,按倒金字塔结构,根据重要程度罗列出最关键的几个问题,以防24小时待命的他离开,采访能抢多少是多少。
21:00,张定宇终于来了。他推门进来,连声抱歉。我们注意到,他的腿,有些一瘸一拐。
当听说记者去过四川汶川地震采访,知道他随医疗队驰援过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刚刚坐下的张定宇,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我从来没对外说过这些,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从‘无国界医生’名单上查到的。”我们说。张定宇的心扉,一下子打开了。当被问到过去的48小时如何度过,他摘掉眼镜,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回忆,说:“我能先喝杯水吗,我太渴了。”
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战斗。从一个月前的疫情爆发,到当前的转诊形势,再到身边600多名医护人员,张定宇坦诚、真挚地讲着这些天的火线故事,恳请大家在这个时刻,对各方都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
“你看,全国各地、社会各界都在帮我们!”他说,“我追求极致,来金银潭医院6年,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医院带好,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我是一名渐冻症患者。”他说得平静。会议室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摄影记者的相机险些从手中滑落。震惊。
“渐冻症患者,就是看着自己,一点一点消逝的。”他说,“我的双腿已开始萎缩,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看到我走路的时候,腿是高低不平,跛的,我知道你们很想问我。”
隔着口罩,我们努力控制着眼泪,尽量不让院长发觉。
他依然保持平静,但最终用双手捂住脸,湿了眼眶:“我的妻子病了,我却错怪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前些天夜里去她医院的路上,我边开车边流眼泪。我努力想保护更多人,却无法保护她。”
张定宇说,因为知道自己的病情,才更想争分夺秒去做一些事,不能因为是个病人就退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么不在这个岗位,在这个岗位就要坚守到底。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党性和职业使命,我都必须这么做。只有那样,才不会有遗憾。”
23:00,结束采访从金银潭医院出来,夜风凛凛。我们在返回报社的车上说,这已是来自春天的风,冬天终将过去,万物终将复苏,生生不息。
二、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用生命守护生命
2月18日,年仅51岁的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经全力抢救无效,倒在了抗疫战斗一线。这是这次疫情发生以来,首位倒在抗疫火线的医院院长。
获悉这条噩耗时,内心非常伤痛,脑海突然跳出这两句无厘头的话:为众人抱薪者,常冻毙于风雪;为众人抱薪者,不应冻毙于风雪。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作为当天部门值班人,我迅速将情况向部门主任蔡朝阳报告,建议跑卫生战线的同事余瑾毅火速赶往刘智明去世的医院采访。同时,在网上搜索一切有关刘智明个人的事迹情况。
2007年至2011年初,我曾跑过近四年全省卫生医疗战线,在汶川18天的抗震救灾、7天8夜的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征途中,与不少医生结下了深厚友谊。对医生在关键时刻,个个敢于站出来,不顾一切冲上去,忘我工作的拼劲、韧劲是非常了解的。
刘智明身材高大、面容仁慈、干起事来绝对是“拼命三郎”的点滴事迹,很快找到了。随后,在与同事余瑾毅连线中,逐渐体会到,刘智明就是正奋战在抗疫一线“不计生死,不论报酬”的无数白衣战士中的一员。
武昌医院被征用为新冠肺炎首批定点医院,要求在两天内完成院区改造,转出499名病人后马上接收发热患者的命令一下,刘智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带领职工改造病区,腾挪病房,确保在1月23日,如期收治发热患者。
刘智明夫妻都是“责任大于天”的白衣卫士。刘智明感染重病期间,他的妻子蔡利萍一直奋战在武汉三医院光谷病区隔离病房。
作为护士长的蔡利萍,责任使然,她没法顾及自己丈夫的安危,因为她手中有无数托付给她的生命需要争分夺秒救治,同时,还有一群年轻的护士需要她不时提醒、叮咛做好个人防护,在危急抢救现场,她还得冲上去、顶上去。
病危中,刘智明内心是多么渴望自己的妻子守护在自己的身边,尤其是妻子受过高水平培训,但他选择了“拒绝”,把生的希望给了更多此刻同样需要自己妻子托付的病人。
2月18日下午,载着刘智明遗体的灵车,驶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时,蔡利萍撕心裂肺、追赶灵车的身影,让世人无不动容。这也让人们看到,世界哪有什么真英雄,英雄都出于平凡,都是因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必要时只能牺牲个人与家庭的幸福。白衣天使也如此,他们脱下白大褂,也都是人间烟火味很浓的普通人。
刘智明的同事说,刘智明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强,但也非常热爱生活、平易近人,生前爱钻研建筑,爱养花。但在国家需要挺身而出时,他却付出了全部和所有。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常在夜深人静时,反思并激励自己,与张定宇、刘智明相比,我们也应尽更大努力,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这也是我后来,一次次深入方舱医院去采访的动力。
(来源:《中国记者》2020年第3期,作者:唐晓安 湖北日报武汉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