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土壤
(深圳商报 2017年09月26日)
本报评论员 钱飞鸣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25日正式公布。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深意何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正如《意见》开篇所言:这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意见》的发布,无疑是对企业家信心最有效的提振,将大大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深圳是公认的企业家之城,也是公认的企业家精神之城。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报在6月推出“企业家精神与深圳”大型年度报道,探讨深圳如何营造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制度环境。对照中央精神,深圳的思考得到进一步强化,那就是厚植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土壤,培育更多成功乃至伟大的企业家。
厚植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土壤,首先在于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企业家为何扎根深圳?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有过这样一个说法:“深圳有着良好的法治化、市场化环境,为华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在很多深圳企业家眼里,法治化和市场化已内化为深圳最显著的城市特色,是他们选择深圳、扎根深圳、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在《意见》的具体条文里,就财产权、创新权益、自主经营权提出了明确措施。对于深圳这座创新型城市而言,代表创新权益的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本月14日,深圳市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在具体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携手推进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和综合运用,真正把深圳打造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样板区域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交易的重要枢纽平台。
厚植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土壤,其次在于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企业家想要的市场环境是什么?《意见》给出回答包括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等。就深圳而言,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是宝贵的制度优势。9月18日,深圳发布2017年度双创研究报告,对比各个城市数据分析指出:深圳是最有利于企业家发现机会并利用机会的城市,深圳是实现新旧生产方式资源转化最高效的城市,深圳是企业家在配置非生产性资源方面交易成本消耗最低的城市。
市场环境的营造,也是中国增创竞争新优势的发力点。8月25日,著名媒体人秦朔应邀为本报撰文《深圳何以能“量产”伟大企业家》。文章鲜明地亮出观点:深圳几十年的历史再次证明了经济发展中颠扑不破的道理,也证明只要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国就能创造出可媲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奇迹。
厚植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土壤,还在于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如何营造,《意见》聚焦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面激励机制、舆论引导三方面。关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少企业家直言深圳一直有着“官不扰民、民不媚官”的传统,良好的政商互动留下了诸多佳话。
至于树立正面激励机制、进行积极向上舆论引导,本报的“企业家精神与深圳”大型年度报道正是一个合适的例证。什么是优秀企业家精神?《意见》中有三个“弘扬”,分别是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本报的年度报道聚焦众多深圳优秀企业家,在他们的身上发现的特质,正是《意见》强调的“三十六字”精神。
在深圳经济特区37岁生日前一天,深圳召开了市委全会,提出深圳在新的起点上勇当尖兵再创新局。如何勇当尖兵?如何再创新局?市委全会确定了“十大行动”,当中的第一项就是“营商环境优化行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报告中说,要坚持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原则,构建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一流优化营商环境,这正是厚植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土壤。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企业因此而兴,城市因此而富,国家因此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