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获奖作品
Overseas students support rural children深二代留学生不简单,“花式”资助贫困生满十年
2018-10-09 

张茜
        如果不是因为得到了五名中国留学生的鼓励和资助,洛绒康珠可能会像大多数生活在四川甘孜县的藏族女孩一样,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十年后的今天,康珠从大学毕业,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像当年帮助过她的留学生一样,康珠现在也在为乡村教育付出着一份力量。
       “在整个大学四年,我都得到了Ofund的资助,我对他们的帮助非常感恩。”康珠在一部为了纪念Ofund十周年的纪录片中说道。她口中的Ofund全名为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基金,是一群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创办并坚持运行了十年的基金会。

一趟西藏之旅,开启爱心之门
        十年前,来自深圳的罗海岳还是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的一名大二学生。在一次到中国大西北山村的探访之旅中,罗海岳被贫困山村落后的教育现状深深震撼了。农村和城市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让罗海岳意识到,大多数留学生和他一样,对真实的乡村教育并不了解。
        支教,在国内的高校中并不是一件罕见的学生活动,但是在海外留学生群体中,并没有很多能够将留学生组织到贫困山区支教的机构。于是,回到英国学校后的罗海岳成立了Ofund的前身——爱心助学社团。
从2007年的五名志愿者,到如今的近千名;从最初的家庭拍卖,到后来的慈善晚宴;从筹集的第一笔3万元的款项,到如今资助贫困地区学校达到23所,Ofund已经影响了上千名学生的生命轨迹。

资金改善条件,项目改进认知
        同样来自深圳的黄鹃娟是罗海岳的校友,也是助学社团最早五名志愿者中的一个。作为“元老级”的成员,黄鹃娟目前担任Ofund的理事会秘书长。在与《深圳日报》的对话中,黄鹃娟回忆道,基金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黄鹃娟说:“在最初的五年里,我们专注在如何筹集更多的资金去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以及组织留学生到实地去进行短期的科目教学活动,但后来我们逐渐发现:单一的资金援助和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受助学生对未来的信心,尤其是许多家长对教育是否有价值存在质疑。”
        很多贫困家庭的家长们认为,教育并不能改变他们子女的命运。“有些学生也认为就算大学毕业,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来改善家庭条件。因为这些孩子认为社会留给他们的机会非常有限,而这其实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机会真正地接触到大山外面的社会。”黄鹃娟说道。
        经过反思后,Ofund开始探索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帮助贫困学生提高社会认知。黄鹃娟说:“从2014年开始,我们尝试带给受助学生更多关于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项目。从这些项目中,他们知道通过教育,人生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选择。比如了解记者这个行业,我们会用两个星期的项目来向学生们演示如何制作校园刊物、传播校园新闻和文化等社会实践。”

启发海外学子,撬动社会资源
       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共有2345名贫困山区的学生享受到了来自Ofund的助学基金。同时,在这座爱心桥梁的另一端,超过900名在海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先后参加了Ofund组织的暑期支教活动。
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的刘玥靓就是其中一名深受支教活动启发的80后“海龟”。在英国读本科的三年里,刘玥靓坚持每一年暑假都跟随Ofund去到中国的边远山区支教。
       “当我第一次受学生邀请到他们家里做客的时候,我被眼前家徒四壁的景象所震撼了。” 像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刘玥靓出生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虽然对山区艰苦的条件有所耳闻,但是亲眼看到破落的家庭环境还是让刘玥靓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于是,在本科阶段参与了几年支教后,刘玥靓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育学作为她硕士学历的专业,并在毕业回国后投身到儿童软实力发展的事业当中。
        黄鹃娟告诉记者,Ofund是一座可以连接两个不同学生群体的爱心之桥。“我们相信,许多受支教活动启发的留学生,在他们完成学业开始工作后,可以投身到为别人带去更好生活的事业中去,并且也可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群体。”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