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获奖作品
这个“保安”曾是海地维和警察
2018-10-01 

这个“保安”曾是海地维和警察

       金庸的《天龙八部》中有名扫地僧,其貌不扬出手却惊艳四座,在深圳闹市区的投资大厦里,也有名普通的“保安”,在一名年轻女孩遭遇被掐脖的危险时刻,快速果断出手,一招擒拿术制服了行凶者。你一定想不到,这名叫做张深荣的“保安”,其实是附近单位的一名维序人员,当过13年的兵,服役期间曾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海地维和行动,还曾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个救援现场,和战友们用双手拯救了多人生命。
       一招擒拿术制服行凶者
       上周五下午五点半,上班族们即将迎来周末的惬意时刻,突然,在深南大道的福田地铁站3A出口附近,投资大厦前,传来了一声呼救的尖叫。一名年轻的女孩被一名中年男子掐着脖子压在了铁栏杆上,眼看着脸色发青,呼救声越来越小。
       这时,从投资大厦的大门里跑出来一名身材高大的“保安”。
       “你干什么?”
       “不干什么!”
       中年男子回应着“保安”,双手却依然没有放松。于是,“保安”再次厉声要求中年男子松手,发现对方没有放弃行凶的意思,随即,他果断迅速挽颈抱背摔,一招将对方压制在地,男子虽不停挣扎,却没办法挣脱控制。随后赶来的同事一边报警一边帮忙用束缚带将男子双手绑住,一起带到大厦的信访室,后移交给赶来的警察。
       这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男子,名叫张深荣,是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深投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维序办的主任助理,是一名维序人员。与保安不同的是,他们平时工作穿梭在楼道间,负责维护公共秩序,预防暴恐事件。
       在信访室里,年轻女孩仍处在被胁迫的恐惧中,不停流着眼泪,张深荣一边确认女孩没有受伤一边安抚她。女孩渐渐平静下来,不停地对张深荣说谢谢。原来,女孩并不认识行凶者,这名男子在路上搭讪女孩,女孩受到惊吓躲开逃跑,男子追赶了十多米,抓住女孩,随后出现了张深荣见到的那一幕。
       这一次,是张深荣进入公司工作三年以来第一次遇到危急情况。当时的他正在大堂里整理文件,听到外面传来混乱的声音便赶紧跑了出去,而他制服行凶者时使出的擒拿术,源于他13年军人岁月中的不懈训练。
       但这一次,并不是张深荣第一次见义勇为。2005年,还在部队服役的张深荣和战友因为公差到华强北采购必需品。张深荣无意间发现,前面一名男子正鬼鬼祟祟地紧跟着一个女孩,定睛一看,原来这名男子正用镊子从女孩的背包里夹钱包。张深荣看到男子已经将钱包偷盗到手,而女孩依然无知觉,他立刻上前一把抓住男子的手,将其控制住,一直等到警察到来,让女孩避免了财物的损失。
       一次洪水见识军人风采
       张深荣今年37岁,是广东罗定人,身高1米8的他身姿挺拔,行走之间流露着一股刚毅之气,可是他的微信却使用了一个萌萌的中国维和部队军人形象的卡通头像。这个头像不仅彰显着他曾经身为一名维和警察的骄傲,也诉说着他对13年军旅生活难以割舍的情怀。
       说起自己为何走上军人之路,张深荣眼前仿佛又浮现了那一场无边无际、令人绝望的洪水和随后抗洪官兵的相助。
       1998年,18岁的张深荣还在湖北读书,因为有一名同学在荆州市公安县实习,他和几位同学便一起过去看望。没想到遭遇洪水,他们被困在房子里无法离开,水和食物很快就消耗殆尽。他们饿了三天,一天比一天更加绝望,像是被抛弃在孤岛上,与世界隔绝。这时,一群抗洪官兵找到了他们,那一刻,张深荣的感觉既虚幻又真实,那些只在书中、电视里看过的军人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真真切切地来到了他们身边,用船只将他们运送到荆州市区安全地带。
       那关切的脸庞,那泡在水中的背影,都给张深荣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第一次,他迫切地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支令人钦佩的队伍中的一员,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帮助其他人。
       2001年,张深荣如愿入伍,成为了广东省公安边防第七支队的一名新兵。可是,当兵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高强度的训练、纪律严格的环境都让他感到不习惯,但凭着一股韧劲和心中的梦想,张深荣在历经三个月的新兵生活后脱胎换骨,完成了一名群众向合格军人的转身。
       经过一年的集训,2007年,张深荣与战友们前往海地,代表中国参加了为期八个月的联合国维和行动。这一趟虽然辛苦,却是张深荣人生中自豪的一笔。而张深荣更难忘怀的是参与了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
       一次救援实现多年心愿
       张深荣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是2008年5月13日的中午,他和战友抵达四川绵竹东汽中学,眼前塌了三分之二的教学楼震撼了他。因为救援的机器还在陆续运送途中,他们只能凭借一双手和一把铁铲小心翼翼地挖掘,从石堆瓦砾中寻找生命的迹象。张深荣想起了那一年被困在洪水中的自己,那时,他的心愿就是像抗洪官兵一样,尽量救出更多的人。
       张深荣到达的第一天就见到了小杨,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双脚被压在石块下,上身被困在一个极小的空间中。小杨的意识很清醒,她流着泪告诉张深荣她的腿很痛,可是他们却不能马上将她救出来,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搬动双腿上的石头极有可能引起上方石块的崩塌,对小杨造成更大的伤害。于是,他们只能先为她戴上一顶安全帽,给她补充葡萄糖,并且安慰她。“她很懂事也很坚强。”张深荣回忆道,这个姑娘在废墟中待了两天,看着他们不停地将其他人救出来,直至专家对小杨的救援给出最合适的方案——截肢。小杨没有怨言,无条件地信任他们,乐观地接受一切。一年后,装了义肢的小杨来到深圳看望和感谢张深荣和他的战友,她依然记得他们每个人的模样,脸上依然是当初坚强而乐观的神情。
       在汶川救援的17天里,张深荣7天没洗过脸刷过牙,14天没洗过澡,饿了就吃压缩饼干,累了就随处找个地方靠着眯上两三个小时。最后,他们一共救出了80多人。
       在上周五下午,当张深荣将行凶男子控制在地的时候,围观群众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这反倒让他有些不好意思了。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当时没想太多,只想着救下女孩就好。
       无论身在部队,还是隐身于闹市之中,张深荣的心中,仍住着那个想要回报社会,想要帮助其他人的热血少年。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