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大数据 一张图“管”一座城
禅城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探路
2017.4.17A09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绰瑶、邓磊、李晓燕
4月13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到佛山调研,紧凑的行程中,在禅城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舒晓琴一行驻足良久。
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是禅城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和应急处置的指挥中枢。在10多米长的巨幅屏幕上,一张三维数字地图就是中枢的“作战沙盘”,医院、学校、村居、市场、工地、道路交通等城市实时图景和舆情数据一目了然。
这是禅城继“一门式”改革之后的第二部“大作”。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2015年底,禅城构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打造一个纵向联动涵盖区、镇街、社区、网格四个层级,横向涵盖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和应急处置新架构,探索无缝覆盖、实时监测、主动解决的全新城市治理模式,开创“第一时间、秒级响应”的禅城效率。
一张图指挥治理一座城。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致力打造“首善之区”的禅城,正立足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战略,以大数据强应用思维,以问题导向、管理前移的“治未病”理念,再造城市治理流程,率先打开“数字城市”的未来图景,为佛山乃至全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探路。
信息化撬动的治理之变
4月14日,一则消息在禅城区朋友圈刷屏:禅城云平台入选第四届“粤治—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创新优秀案例。这一平台开通一年多来,接连斩获荣誉。从中国“互联网+政务”全国优秀实践案例,到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标兵地位不言自明。
聚光灯下,一个智慧城市的“大脑”悄然成型。依托这一“大脑”,禅城对社会治理事项实施“一个界面”集中受理,直接快速指挥调度各镇街、相关区职能部门和网格员按职责处置事件,实现实时处置,开创社会治理“秒级响应”的禅城速度。
2月17日下午,禅城云平台指挥中心接到市民投诉,同济路通济桥牌坊附近,一处绿化水管存在漏水情况。接报18秒后,指挥中心派出网格员现场核实,反馈立案;接报48分钟后,指挥中心确认责任单位;第二天,水管修复。
这样的速度,在以前很难想象。
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下,问题要逐级上报,先弄清楚问题由谁产生、由谁负责,再层层下派任务,若环节有误,同样的流程要重头再来。例如遇到水管破损、沙井盖丢失等问题,市民搞不清向谁反映,往往向居委会反映,居委会协调不了的,需要上报镇街协调,再联系相关部门,最后由责任单位处置,容易出现扯皮推诿,耗费时间相当长。相比之下,云平台根据数据库责任清单锁定责任单位,先解决问题,再追究责任,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信息化撬动的禅城互联网+治理变革没有终点。沿着“高效服务、智慧管理”的理念,这一平台不断演进,愈发智能。
2月11日,元宵节,70多万人陆续涌向通济桥。当晚,禅城云平台指挥中心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紧盯人流密度热力图,实时掌握、分析人流密度。因地制宜部署警力、控制密度,紧急情况下还要迅速确定疏散方向,疏散人群,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这些变化背后,是信息化变革下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利用信息化手段,禅城再造了社会治理流程,依托云平台推动社会治理由静态向动态、由人为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变,实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治理模式创新。
云平台的建设,直击禅城社会治理痛点,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视为问题倒逼下的改革。
作为中心城区,禅城社会治理压力随城市发展俱增:154平方公里区域集中了超百万人口,是佛山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日处理社会事件数达到数千件。管理软件上,却存在力量不足、协调性差、反应偏慢等通病。
云平台就是要解决社会治理效率与协同的问题。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认为,由于各类城市管理职能既相互交叉又各自割裂,社会治理依然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但信息化、大数据将各种城市部件在云平台叠加,就能实现社会治理的系统性。
禅城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运行机制
大数据造就的神经中枢
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各地都在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的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功能平台。禅城云平台,有何创新之处?又何以搅动治理模式革新?
画面再回到禅城云平台指挥中心的三维地图。这张图内有乾坤,在云平台大脑内,集合了人口、法人、城市部件等信息;全区过千网格员的智能手机以及数万城市摄像头就是云平台的“眼睛”,电话、微博、微信等投诉渠道就是云平台的“触角”。
“有数据的政府才是强政府。”诚如刘东豪所言,正是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汇聚而来的数据洪流,造就了禅城云平台这一神经中枢,打通了禅城信息化、大数据治理的通道。而为沉淀、发掘、利用数据资源,禅城可谓费尽思量。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禅城区委区府办常务副主任王进平认为,2014年启动的“一门式”改革,2015年投入使用的云平台,以及正在推进的区块链政务服务,让禅城有了扎实的大数据基础。云平台的数据既来自于“一门式”等政务服务沉淀,也整合接入各部门、各治理网格的数据资源。一方面,经过全面梳理,云平台已与首批9个职能部门系统平台对接,纳入18个区级职能部门事项清单,共17大类、133小类约1367件,数据实时交互; 另一方面,禅城将原有139个村居网格裂变为921个“微”网格,网格日常巡查事项达334个,实时更新云平台基础信息。
目前,云平台已接入叠加56.8万流动人口、45万房屋、39万地名地址,16万企业,58万城市部件、40万城市事件,5000余路视频,以及城管应急、环保安监消防,流动人口、基站信令等数据资源。通过实时交互、实时更新的数据,禅城云平台破解静态、僵固的瓶颈,向可更新、可成长的综合治理信息系统转变。
高度集成数据后,如何整合运用数据是禅城直面的新课题。
广州大数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江南认为,传统模式下,数据需要经过各级各部门层层流转,流程多时间长,还容易导致数据不准确。通过大数据技术再造流程,这是信息化变革下的数据运用方式,由指挥平台集中分配处理,可确保数据统一、规范。
禅城云平台的发力点正在于此。在这一平台,各类事件根据轻重缓急,按标准高效的处置流程,对案件统一处置。接报后,云平台立即启动标准化流程,分类分级、归口分流,将事项任务“秒级”推送到相关部门、指定责任人负责,实现“一口进”,“一口出”。
纵观这一系列革新,其逻辑就在于,在不改变既有行政体制格局的前提下,以信息化手段,打破部门之间、城村之间的条块分割、信息孤岛,建立大数据库,再通过数据交换比对和动态分析,再造社会治理新流程。
这与当前中国治国理政新思维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通向未来城市的创新探索
一张图“管”一座城,这是禅城云平台的建设愿景。
这一图景,实则蕴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全面透彻感知城市运转,接入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协调联动,提升对城市事件处置效率;另一方面,则是整合分析海量数据,发现不同群体、不同行业需求,通过精准供给服务,科学制定政策,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江南认为,随着数据沉淀,禅城云平台要在信息运用上下功夫,发挥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功能,帮助政府把握经济社会运行态势、百姓关注焦点等,为政府服务和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数据关联分析等更高端应用,正是禅城云平台要提升的地方。”
佛山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蓝图已勾勒而成,如何在规划建设、精细管理、公共服务等城市治理领域继续发力,或将成为影响乃至决定禅城云平台未来走向的关键。
禅城并非没有考量。王进平说,秉持“应采尽采、开放共享”的理念,禅城云平台将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底图,持续接入更多数据,形成卫计、教育、规划等一百多张专业领域的一张图,将整个城市的构成要素建模并可视化,构建虚拟现实的“数字城市”。
目前,禅城已经形成疫情防控“卫计一张图”,用以分析挖掘历史数据准确预判疫情发展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指引。去年,在“卫计一张图”帮助下,禅城区精准清理蚊虫滋生地,蚊虫消杀药物用量同比减少20%,且登革热病例数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年仅有8例病情。
示范效应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禅城政府部门谋划“一张图”。如禅城规划部门正在编制规划一张图,为地上与地下的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托正在建设的教育一张图,区教育局希望,通过分析学龄儿童分布、人口增长趋势等,拟定各校招生计划,甚至指引学校布局。
尽管定位为“社会治理”,禅城云平台能否将大数据、云计算触角,向更多领域延伸,乃至进入经济产业这一崭新领域?禅城企业一张图、招商一张图、税收一张图等经济“一张图”的绘制,实则为云平台应用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如果这些经济‘一张图’得到应用,无疑将使云平台在指明投资方向、提供经济决策依据中,发挥更大作用。”王进平对此充满期待。
数据系统管理是云平台运转的基础。禅城对此早有布局。
过去两年,可谓各地大数据治理转型的喷薄期。去年7月,禅城区搭建“一局一中心一公司”体系,发力大数据。相比杭州、上海、南京,乃至成立大数据局的沈阳、成都等地,禅城的可贵在于,通过构建一整套规划协调、组织和应用政府架构,为大数据的采集、沉淀、管理、开发、应用建立生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中,禅城云平台的角色,正是政府治理数据的“强应用平台”。
对此,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系主任陈天祥认为,各地政府都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水平,但禅城能综合应用如此多元化的数据,推进社会治理,并切实回应百姓诉求,“应该点赞”。
然而,面对信息化变革,禅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仍待进一步破题。
4月5日,佛山市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市委书记鲁毅表示,佛山信息化基础好,很早就进行了大数据创新实践,但大数据应用管理上却落后于一些兄弟城市,今年将“创新构建数据统筹管理体制机制,加快佛山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列入改革重点项目。
改革关头勇者胜。作为全市大数据统筹管理改革创新的先行军,禅城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等机构仍然存在职权不清等问题,制约着城市中枢效能,如何推动建立与大数据治理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成为禅城创新示范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