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交流往来
【香港新闻界“一带一路”采访专题报道之七】古沉船南海1号下半年将迎客
2017-02-17 

香港新闻界一带一路采访团今天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参观

采访团成员听讲解员介绍「南海I号」打捞情况

等待提取的「南海I号」文物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前,展示的是一个按出水文物原样打造的锚

 

    从1987年被偶然发现,再到2007年整体打捞,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都充满着传奇色彩。如果没有香港同胞出钱出力,提供资金、捐赠设备、帮助培训一批水下考古人员,也许「南海I号」揭开神秘面纱的时间还要推迟。目前, 「南海I号」所在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进行申遗改造,下半年将以全新面貌迎客,游客可不仅可以欣赏各种精品出水文物,还能直接观看现场考古发掘,更直观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南海I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台山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此后试探发现,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由于正值 「南海I号」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实施申遗保护展示工程,今天前来参观的香港新闻界一带一路采访团成员有缘见识出水文物的精美绝伦。据介绍,从2016年11月从28日起至今年6月30日,位于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进入申遗改造阶段,改造范围涉及一、二、三号拱舱,总体展陈面积约7310平方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曾超群表示,改造后「南海I号」将完全笼罩在集气罩内,处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避免环境变化给文物带来损害。届时,观众可以直接面对考古现场,观看文物提取过程。同时,博物馆还将在文物展览基础上,增加多媒体展示,普及推广「南海I号」的相关知识。
从2009年首次试挖掘至今,「南海I号」已经打捞出1.5万件文物。最新一个考古发现就是在出水罐子里发现「丙子」年号,南宋共三个「丙子」年号,专家估计这个「丙子」是指1216年,因此估计「南海I号」是一艘13世纪早中期的沉船。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