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组织的全省新闻战线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报告会在广州大学举办。荔枝林里的科学家、致敬老兵、军嫂记者走边关、化橘红助力乡村振兴、山区孩子……9位优秀的新闻从业者结合自己的采编工作经历,讲述了一个个自己亲历亲闻的鲜活故事,充分展现广东新闻战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广东各个领域的巨大发展变化。
现场,记者康睿讲述了广东化州化橘红产业振兴背后,李氏橘园第24代传人李锋的故事。有“南方人参”之称的化橘红,是广东化州特有的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止咳化痰等功效。如今62岁的李锋,用一双布满老茧,但乐于施善、敢于担当和善于传承的手,托起了振兴化橘红产业的希望。她用现代化手段生产化橘红,通过现代医药科研相结合,拉长了非遗化橘红的产业链,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像她一样为化橘红而努力奋斗的人还有很多。如今,经过大家的努力,化橘红已经逐渐变身成为扶贫产业。”康睿说。
“国家无战事,边关有牺牲。”在祖国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防线上,发生着很多默默戍边的故事,故事主角不乏广东籍战士。曹嫒嫒以一名军嫂记者的身份,讲述了她和团队一起走边关的故事。17年前,年轻的战士张良把仅剩的半壶水毅然给了战友,自己返回连队请求支援途中因中暑牺牲,永远地留在了茫茫戈壁滩上。曹嫒嫒感叹,不管山陡水险,严寒酷热,战士们枕戈待旦的责任和使命始终没变。他们在边境线上守护万家灯火,守护着民众的祥和与平安。
记者陈泳谕则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女承父志”故事。1998年5月22日晚,原佛山市公安局巡警支队民警姜明华和队友在盘查犯罪嫌疑人时,被歹徒开枪射击,经抢救无效牺牲。那时,其女儿姜楚燕年仅3岁。21年后,为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女孩做了与父亲同样的选择,考入佛山警队,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在和平的年代,公安干警为我们筑起着国家南大门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有不少的同志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他们就像姜楚燕说的那样,化作天上的星星,值得我们永远纪念。”陈泳谕说。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