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评奖评优
为什么这些摄影作品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定评(上)
2017-07-03 

    今年,共有28幅(组)新闻摄影作品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定评。那么,这些作品是如何打动评委的?我们将分两期独家奉上初评评委会的推荐理由,并展示这些作品,敬请关注。一起来看看,今天展示的14幅(组)作品的精彩之处在哪儿?
    1 《蓝天见证“金头盔”》
     刊发媒体:解放军报
    推荐理由
    整篇报道文字采用第一人称讲述的形式,把蒋佳冀这个“空中杀手”的故事娓娓道来,语言接地气、有张力,让人真切感受到典型就在身边,读来让人意犹未尽;图片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多维展现主角的飒爽英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这组报道,不仅展现了“金头盔”飞行员蒋佳冀矢志蓝天、苦练精飞的忠诚品格和为胜利而飞、为打仗而飞的血性担当,我们不仅为“金头盔”精湛的技艺和勇敢的精神所折服,也为作者“金镜头”独到的视角、执着的追求而打动。

 

 

    战斗警报拉响,蒋佳冀和战友快速奔向战机。

 

    蒋佳冀驾驶战机奔向起飞线,宛如一把出鞘利剑。

 

    蒋佳冀和他的飞行团队不断探索创新战法。

 

    蒋佳冀和他的战鹰团队飞驰在雪域高原上空。

 

    利剑出鞘!蒋佳冀驾机俯冲对地面目标进行垂直打击。

 

    飞行团长蒋佳冀,脸上洋溢出新一代飞行员的阳光与自信。

 

 2 《“东方之星”救援目击》
    刊发媒体:湖北日报
    推荐理由
    “东方之星”号旅游客船翻沉事件,是2015年度发生在我国的重大灾难性事件之一。组照《“东方之星”救援目击》是用新闻照片报道这次救援过程的信息量最大、阶段性典型瞬间最多、前后过程最完整的报道之一。为了及时准确报道救援进展回答国内外关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发挥团队优势,启用了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对事件现场进行了持续的、全景式的报道。因而成为中央媒体之外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由于发布的信息及时、面全量大,因而对社会和网络舆论场的引导发挥了积极作用。

 

 

    6月2日,救援现场 。

 

    6月2日12时52分,一名幸存者成功获救。

 

    6月3日,救援人员趴在沉船上听船舱内是否有幸存者的声音。

 

    6月4日零时,现场搜救仍在紧张进行。

 

    6月3日,疲惫的消防战士躺在江边的简易帐篷内休息。

 

    6月7日下午,监利县人民医院,幸存者朱红美见到官东(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很激动。

 

    6月5日,残阳晚霞,映照扶正出水的“东方之星”。岸边,候命入船的搜救人员,面向长江列队注目。

 

    6月6日,家属向长江抛洒献花悼念亲人。


     3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中国首次以盛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刊发媒体:新华社
    推荐理由
    这组照片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拍摄布局及拍摄点位,为受众呈现了一组从天到地,从特写到场面,从领导人到抗战老兵的全景式阅兵组照,特别是从领导人身后拍到航空编队组成“70”字样的画面堪称经典。该组照是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中比较成功的图片组照报道。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安门城楼上。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抗战老兵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轮式装甲突击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白建军中将、田中中将、陈东中将、吴国华中将、潘昌杰中将(自左至右)率领装备方队接受检阅。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大会开始前,“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在做准备。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抗战老兵史保东(左)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空中梯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领队机梯队飞行在北京上空。


 4 《“东方之星”陨落长江 83小时后被打捞出水》
      刊发媒体:荆楚网
    推荐理由
    “东方之星”号旅游客船翻沉事件,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灾难性事件,也是我国水难救援史上难度最大的事件之一。救援过程中,最关键节点之一是“东方之星”号客船从倒扣状态转为侧卧并浮出水面的时刻。记者精心策划,运用无人机航拍,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瞬间,并实现即时发稿(8点46分拍摄,8点50在荆楚网发布)。第一时间内向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迅速播发。传统媒体采用量高达300多家,互联网点击量超过1.1亿人次。

 

 

    2015年6月1日晚,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号旅游客船,在湖北省监利县长江大马洲水域翻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人,一场举国动员的搜救行动在水面、水下、陆地和空中迅速展开。6月5上午8时许,经过现场救援人员一夜扶正作业,“东方之星”号客船从倒扣状态转为侧卧,客舱逐渐浮出水面,船弦上“东方之星”4个字清晰可见。


      5 《英魂归来》
      刊发媒体:济南时报
    推荐理由
    夜静心愈悲,明月寄哀思。作者利用低温色的路灯使画面获得金色的基调,暖光勾勒出烈士灵柩归国的主题,也让画面的质感得以凸显,烘托出庄重的氛围。鲜红的国旗覆盖在烈士灵柩之上,仪仗兵的步伐,在这个被悲痛和泪水浸满的夜晚更令人瞩目,烈士张楠的英灵随着士兵坚实的步伐,踏入祖国的大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夜静心愈悲,明月寄哀思。8月1日夜,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排排武警战士无声肃立,他们的脸上写满悲伤,眼神却又无比坚毅。他们,正在等待一名在遥远异国他乡为国捐躯的战友“归队”。因遭受恐怖袭击英勇牺牲的中国驻索马里使馆警卫人员、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上士张楠烈士灵柩回国迎接仪式在这里举行。20时10分许,在礼兵的护送下,覆盖着国旗的烈士灵柩被缓缓抬下飞机。


   6 《黄土地的儿子回家了——习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刊发媒体:新华社
    推荐理由
    组照《黄土地的儿子回家了》拍摄于农历乙未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期间。这组图片一反寻常的领导人类型报道,记者把焦点放在总书记与父老乡亲的亲切交流上,从平实的角度用朴实的镜头语言,记录了总书记返乡探亲这一真实而又温暖的考察调研活动。

 

 

    “近平回来了!”“总书记来了!”在村口,十几位乡亲激动地同这位当年“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现如今13亿中国人民的领路人握手寒暄,欢迎他回家。
 
   春回陕北,春阳明媚。从村口到村里,习近平同乡亲们一起走着。

 

    村委会小院门口,不少当年在一起共同劳动、生活的乡亲,习近平一眼就认出了,亲切叫着他们的名字,问候他们的家人。

 

    在村委会小院门口,习近平亲切抚摸着孩子们的脸庞。

 

    习近平对68岁的村民巩政富(前中)说,你当年身体特棒,摔跤是村里最好的,不过,你可摔不过我啊。

 

    村民刘金莲家,是当年习近平到村里后的第一所住处,习近平就住在刘家这孔窑洞里。总书记说,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在刘金莲家的窑洞里,习近平仔细了解刘家年货的准备情况。

 

    村民梁耀才(前右)对习近平说你那年寄给我的钱收到了,这份情谊忘不了。原来,梁耀才妻子生了重病,习近平得知后,寄来1000块钱。


      7 《烟霾下的生活》
      刊发媒体:新文化报
    推荐理由
    摄影记者从辽宁阜新市的空气污染角度来切入,关注着恶劣环境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作品不仅呈现了诸多触目惊心的污染画面,而且关注到生活其间的群众受到的影响,震撼人心。图片报道的警示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013年2月12日,阜新2153排弃厂腾起蘑菇云。

 
    2013年4月,热灰在热电厂装车。

 

    2013年4月,王俭华被倾倒废渣激起的灰烟笼罩。

 

    2013年4月,雾霾下,热电厂的大烟囱升腾着蒸汽。

 

    2015年3月,每次排弃废渣,翻车工王俭华都要全副武装。

 

    2015年4月,付万福赶着羊群穿梭在矸石山之间。

 

    2015年3月,雾霾下,阜新站的大屏幕上是一片醒目的蓝色。

 

    2015年4月,山下付万福的家里,几乎所有用品都要套上防灰塑料袋。


  8 《跨省上班族》
      刊发媒体:中国日报
    推荐理由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摄影记者将镜头对准那些居住在河北、工作在北京的跨省上班一族,以挤车等车为主的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跨省上班一族的现实状况:不仅有磨难与艰辛,还有坚强与希望。这组报道也为如何真正实现京津冀相关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给更多满怀希望的追梦者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便利等发出呼吁。

 

    2014年9月2日,河北燕郊一辆开往北京的公交车。

 

    2014年6月16日,河北燕郊排队等待公交的跨省上班族。

 

    2015年4月22日,北京国贸桥下翻越栅栏乘公交车回家的跨省上班族。

 

    2014年7月9日,河北燕郊挤公交的跨省上班族。

 

    2014年7月9日,河北燕郊一辆开往北京的公交车。

 

    2015年4月22日,北京国贸,不愿挤公交车的跨省下班族拼车回家。

 

2015年4月22日,北京国贸,等公交车回家的跨省下班族。


     9 《爆炸之后》
      刊发媒体:新京报
    推荐理由
    天津港大爆炸无疑是2015年中国最受关注的一次重大突发事件。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采用微型航拍技术近距离、高角度、大视野地拍摄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大场面。巨大的视觉信息量全方位记载了爆炸后的惨烈状况。这幅新闻照片被广泛传播后,被国内多家报纸和网站评为年度最佳图片,并入选国外如路透社、美联社、时代周刊、卫报等年度最佳图片。2016年2月,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中,获得日常新闻类单幅三等奖。

 

 

    在爆炸后的第3天,核心爆炸点形成的坑洞汇集了大量黑色污水,周边的集装箱等物品损毁严重。
      10 《田径世锦赛短跑项目刮起中国旋风》
      刊发媒体:新华社
    推荐理由


    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军团收获1金7银1铜表现令人惊喜。记者在田径比赛赛程紧、项目多的情况下,紧跟中国军团的节奏,全方位多角度地拍摄了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上紧张的比赛瞬间、激情的庆祝场面、举起五星红旗时的感动时刻,忠实地记录了中国运动员在国际田径赛场上的重大突破。

 

    2015年8月29日,中国队选手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和莫有雪(从左至右)赛后庆祝。 当日,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中国队以38秒01的成绩获得银牌。

 

    2015年8月29日,中国队选手张培萌冲过终点线后振臂欢呼。当日,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中国队以38秒01的成绩获得银牌。

 

    2015年8月23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右)与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半决赛中。当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晋级决赛。

 

    2015年8月23日,苏炳添(左二)与博尔特(左一)在半决赛中。当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晋级决赛。

 

    2015年8月23日,苏炳添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北京举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中,首次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苏炳添以10秒06的成绩获得第九名。

 

    2015年8月23日,苏炳添在半决赛中。当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晋级决赛。


11 《西汉海昏侯墓发掘进行时》
       刊发媒体:江西日报
    推荐理由
    这组对于全国关注的考古新闻事件的现场摄影报道,通过不同景别,既呈现了考古发掘的工作场景,又将发掘来的文物拍摄了特写,还关照了群众对这些文物的关注程度。各方面的信息汇集成专业人士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文物保护,关注中国历史的和谐之音。

 

    11月14日,考古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屏风取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画有圣人孔子像的漆木屏风。

 

    车马坑里发掘的文物。

 

    11月18日,到省博物馆参观“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省博物馆展出的铜编钟。

 

    在主椁室外,考古人员各司其职紧张地工作。

 

    在主椁室发掘出来的鎏金错银工艺博山炉。

 

    11月17日,考古队员正在清理在主椁室发现的马蹄金和金饼。

 

    11月14日,考古队员正式进入海昏侯墓主椁室,拉开对这座千年古墓核心区考古发掘的帷幕。


    12 《绿化大漠不是梦》
      刊发媒体:中国石油报
    推荐理由
    我国石油人历经20多年的探索,终于在“死亡之海”总结出了一整套沙漠公路绿化技术,保障了“世界第一沙漠绿色长廊”的畅通。组照《绿色大漠不是梦》是记者从1994年到2015年历时21年,30多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跟踪报道绿化工程的作品之一。具有跨度时间长、视觉对比大、技术含量高、传播意义强等特点,是一组难得的经济科技类新闻摄影作品。《中国石油报》持续多年跟踪报道沙漠绿化工程,作品多次被新华社等数家媒体转载。

 

    199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央,刚建好的沙漠公路两边寸草不生。

 

    公路两侧铺设供水干管959公里、支管1018公里、毛管1.9万公里,形成了绿植滴灌系统。

 

    沙漠公路每4公里一口水源井,共计108口。如今已有12口水源井改由太阳能发电供能。

 

    经过20年建设,565公里的沙漠公路两旁形成了绿色保护长廊。

 

    2015年,同样的地方,塔中油田作业区已经被绿色的植物覆盖。

 

    用“土工布隔断”“芦苇方格”两项措施来保护公路免受流沙侵蚀。

 

    20年前在沙漠中种植的胡杨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13 《暴雨袭荆楚》
    刊发媒体:湖北日报
    推荐理由
    此图给读者的第一信息,就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都浸泡在齐腰深的积水中。穿着黄色防水衣的水务工作者,在排水井旁手拿警示牌提醒人们此处有险情。排水井的巨大漩涡与这位工作者只有两米的距离,画面生动表现了水务人员不惧危险,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7月23日,武汉市虎泉街杨家湾,水务工作人员趟着齐腰的积水,在排水窨井旁竖警示牌。


    14 《大雾罩申城 雾中出奇景》
    刊发媒体:新华社
    推荐理由
    在镜头俯视下的雾霾奇景让已经习惯了仰视雾霾的我们眼前一亮,摄影从来都是需要通过出奇的角度以造就无法言说的视觉效果。当奇诡梦幻的海市蜃楼被发现原来是雾霾造就的奇景,观者必会为之一惊。

4月1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被笼罩在大雾中,仿佛海市蜃楼。4月1日19时23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来源:中国记协网)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