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评奖评优
好作品决胜关键何在?中国新闻奖广电四项初评评委有话说
2021-07-21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新闻现场直播、新闻节目编排和新闻专栏,简称中国新闻奖广电四项。如何评价今年的参评作品?又有哪些建议?让我们听听广电四项初评评委怎么说?

好作品离不开精细化编排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早间节目部副主任 白宇

 

  2020年国际风云变幻,国内大事连连。国际国内舆论场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既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时代元素,也给新闻从业者提出了全新挑战。初评过程中,众多优秀作品同场竞技、脱颖而出。获推荐参加定评的作品均紧扣时代脉搏,正确引导舆论,主题鲜明深刻,“时度效”把握得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鲜明,内容全面。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民法典》诞生等。获推荐的作品,主题抓得准,精神吃得透,内容嚼得烂,既聚焦国家大事,又关注民生冷暖,一些优秀的作品更是藏家国情怀于笔墨之间,于无声处沁人心田。

 

  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时效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考察的是一家新闻媒体的精准识别力、快速反应力和采编组织力。在有限的节目时长内输出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体现采编队伍的新闻挖掘力、信息提炼力和语言组织力。初评过程中,一些“速度与质量”兼备的作品脱颖而出,彰显出新闻采编的高深“内功”。

 

  逻辑清晰,编排有序。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功之间靠的就是编排的逻辑。获推荐的广播编排作品,均以清晰的逻辑把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新闻报道加以排列组合,构思精巧,主次分明,结构严谨,节奏明快。

 

  形态丰富,可听性强。广播是听觉的艺术。获推荐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记者连线、录音报道、文字消息等丰富多元,既有深度的调查报道,又有最新的热点资讯,评论、访谈等穿插其间,最终通过精细化的编排让多种类型的新闻素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重大选题下找到最佳报道落点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 赵瑜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访谈节目共计30件作品参评,主题涵盖抗击新冠疫情、决胜脱贫攻坚、民法典实施、基层社会治理等,节目新闻价值高、话语逻辑清晰,体现了较高的广播新闻深度报道水平和制作能力。

 

  紧扣时代主题,选题立意高远,是优秀作品的首要素质。在重大选题之下找到巧妙的报道落点,是好作品决胜的关键。如《破“疫”2020——疫情大考下的社区之治大讨论》以上海虹桥街道在疫情期间如何协调外籍人士与本地居民关系为讨论焦点,条分缕析地呈现了这个社会治理样本,给日益多元多样的都市文化沟通提供了充满温暖和善意的启发。节目破题思路与众不同,主持人提问尖锐,嘉宾对话坦诚,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沟通效果。《水从山中来》以保障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为主题,将访谈现场设置在打井的山脚下,经过记者和嘉宾的真诚交流,讲述村民盼水、祈水到地质队员寻水、引水,从解渴水到“致富水”的故事。这样的选题角度,看似没有正面破题脱贫攻坚战,但每一句都没有离开这个主题,构思巧妙。

 

  节目策划巧妙,内容制作精良,是广播访谈节目必备要素。《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邀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考察调研过的5个典型村庄代表亲身讲述脱贫攻坚成果。访谈以五张照片开场,记者提问自然顺畅,访谈嘉宾讲述见实见真,整个节目结构巧妙,体现了很高的策划意识和执行能力。《从十八洞村到沙洲村》回望两个湖南小村庄的脱贫巨变,筛选出两个村的两代人探讨乡村振兴,采用“访谈+微纪录+活动”整合方式推进,声音元素多样,叙事结构精巧。

 

  积极跟进热点,推动社会反思,是获得推荐的要点。《攀岩打岩钉赔600万,自然遗产不容损毁》、《200棵树木为何遭遇灭顶之灾?》、《自诉转公诉——专访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当事人》、《民法典,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作品中都直面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细致而充分的访谈,对新现象、新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既有很高的新闻性,也有很强的思考价值。

 

  总体而言,广播新闻访谈节目以对话为主体结构要素,在话语的推进过程中综合剖析社会事件、提供思考起点,其中观点的汇聚和交锋,是节目可听性和传播价值的要素所在。本次送评的节目,对广播访谈节目的文本样式做了多重探索,涌现了不少具有时代性的佳作。未来也希望各台进一步把握访谈节目的结构特质,在话语表达和传播样态上做更大胆的探索,让节目更加具有本地特色和主持人(记者)个人风格。

 

  把新闻现场的魅力最大化突显出来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徐慨

 

  本届参评电视新闻专栏的作品普遍水平较高、竞争激烈。最终获得评委青睐的栏目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选题重大,编排紧凑,制作精良;第二,聚焦热点,角度精巧,小中见大;第三,内容鲜活,时代感强,适合跨屏传播。其中,几个舆论监督类的栏目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

 

  本届参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作品水平参差不齐,评委们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与报送单位对衡量是否为“新闻现场直播”的标准存在一定偏差。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明确要求新闻现场直播必须“与重大新闻事件或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同步采集现场信号并播出”,但有些参赛作品选材出现偏差,在直播过程中以采用资料画面和演播室谈话为主,没有把新闻现场的魅力突显出来。由此可见,获得评委们青睐的作品都呈现出题材重大、现场画面冲击力强、出镜记者表现出色、报道手段灵活多样、主持人机敏稳健、导播调度合理、直播的组织和技术工作到位等特点。

 

  本届参评国际传播的电视作品每一件都可圈可点。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参评作品的拍摄和制作水准都很精良。能够获得评委青睐的作品,聚焦的都是国际舆论场中有关中国的焦点问题,新闻性、时效性、针对性都非常强,采访或独家采访了对受众有说服力的权威信源。其中,用外籍人士担任报道记者、从外国人的视角来报道中国脱贫的节目,因为采访深入、内容真实有趣、表现形式有新意、境外传播效果好,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电视新闻访谈初评作品的三个“制胜点”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文利

  重大题材、热门题材、焦点题材是电视新闻人都非常关注的题材,在同场竞争中,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如何才能出奇制胜,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的确是值得人们深入探究的课题。综观初评入围作品,其制胜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以新取胜。首先是视角独到,于同类题材中选择独特的视角进行报道,出奇制胜。抗击新冠疫情是2020年新闻工作的主线之一,许多报道聚焦于“抗疫之战”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个人、英雄群体或感人事迹,但《战疫—中国之治》视角独到,深刻而有力地揭示了“战疫中国模式”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优势和政治制度优势。《丛志强:划火柴的人》于热门题材中寻找与众不同的角度,于极度反差间铺陈开闪耀人文光芒、注脚发展密码的故事。其次是表现方式新,用新的表现手法提升报道的吸引力。《黄金时间——为了一江清水浩荡奔流》采用“户外+室内+云端”的互通联动模式,构建了多元、多维的谈话场景。《自贸港建设的基石——制度集成创新》以“演播室演说融合1+N对话”形式,搭建了主次错落的多元思想广场。《小康新气象》、《标准引领:占领行业制高点》融入某些综艺元素,创新访谈节目形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是以访谈人物的选择取胜。对于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来说,访谈人物选择得当等于节目成功了一大半。作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如何?》连线专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首次发出“有人传人现象”的权威判断,是科学引导舆论的成功范例。《寻找最美职工——战“疫”大咖说》是对2020年4月刚刚从武汉战“疫”归来的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南山院士团队核心成员的访谈,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广受好评。

 

  三是以访谈与“融媒技术”的无缝对接取胜。《格桑花开》“纪实影像+演播室访谈”的形式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可视性。纪实影像穿插在访谈之中,生动、细腻的纪实影像既成为访谈的素材又增强了访谈的真实性、可视性,同时又使整个节目具有了层次感、节奏感;《路不修通绝不收兵》节目中穿插的背景影像,有形似井底的村落环境,有刀砍斧削般的悬崖峭壁,有如飘在云端的盘山公路,还有村民在危崖之上艰辛修路的历史留影。这些影像精心穿插在访谈之中,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灵魂震撼。

 

  既有力度 也有温度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李皎

  1、电视直播:震撼与遗憾并存

 

  过去一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工作更是殊为不易。盘点本届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类的参评作品,“抗击疫情”“防汛救灾”与“重大成就”,是三大关键词。

 

  真实震撼,感染力强。入围作品聚焦重大主题,时效性、现场感强,充分展现了传统媒体强劲的传播力度,体现了主流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责任担当。

 

  多点呈现,内容全面。全方位、多角度,是入围直播作品的一大共性特点。直播期间,在增强观众现场感的同时,也通过精心的组合报道,满足受众获取更多信息的需求,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融合传播,引发共鸣。5G、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的创新,让传统新闻直播表现力更加丰富。大屏小屏联动的融合传播,将电视端的权威公信与新媒体平台的灵活互动有机结合,实现了立体多元化传播效应。

 

  尽管不乏佳作,但就整体而言,此次电视直播的参评作品质量尚有待提升。

 

  2、融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新坐标”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守正创新,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扩大对外传播实效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

 

  一是针对重大事件积极发声。针对中美关系、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国际关注热点问题,主流媒体主动作为,权威发声,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力求在国际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导权。作品及时准确,说服力强,充分展现了中国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起到了“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作用。

 

  二是叙事模式的深度重构。一些作品勇于创新对外传播的理念思路和措施方法,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了国际传播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三是传播方式的多元拓展。一些作品深入把握国际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赋能,打造国际传播融合报道矩阵,拓宽了对外传播渠道,大大增强了对海外受众的舆论引领力和影响力。

 

  3、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心共情

 

  纵观专栏参评作品,整体品质较为优秀。尤其是获推荐参加定评的作品,思想力、表现力与传播力都很突出,值得同行学习借鉴。

 

  节目站位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舆论场中,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主流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定盘星”“压舱石”作用,以饱满的热情为时代、为人民鼓与呼。立足时代与人民的需要,是入围专栏作品的共性特征。专栏节目选题既有大视野的广度、深度,又有微视角的贴近度、建设度,广大新闻工作者发挥了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职责使命。

 

  表现形式新。入围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善于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与艺术化表现形式,用情用心为受众提供有品质、有格调的内容。在传递正向价值的同时,通过创新节目样态、创新话语体系、创新表达方式等多种手段,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

 

  传播效果好。融合传播是电视新闻专栏致力的目标。全媒体时代,新闻专栏不仅要做内容,还要懂创新、能融合、会传播。此次专栏参评作品在移动优先、跨屏播出、碎片化传播、用户互动参与等方面都有新突破。各家专栏结合新技术新手段,构建群众“离不开”的渠道,全媒体传播效果显著。一些专栏还专门针对年轻群体进行内容形式调整,很好迎合了青年受众,也让主流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

 

  聚焦聚力 守正创新

 

  江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周俊杰

 

  广播新闻专栏和新闻现场直播,是全国广电宣传报道综合实力体现的重头戏,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专栏、新闻现场直播初评最终入围的6件专栏、8件现场直播和2件国际传播作品,都是守正创新,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扛鼎力作。

 

  聚焦主题主线,舆论引导有力。报送的作品集中聚焦大事要事、头条工程,通过像抗击新冠疫情、脱贫攻坚、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嫦娥探月等重大主题主线来展开。

 

  发挥广播特色,融合传播有效。参评的作品较好地体现了鲜明的广播特色,《焦点时刻》《第一书记朋友圈》《“港”清楚》《天津新闻》等新闻专栏报道及时,资讯容量大,内容丰富。《嫦娥再探月》《我们在一起——直击武汉紧急关闭离汉通道》《泉州欣佳酒店突发楼体坍塌事故紧急救援》等现场直播节目,直击重大新闻事件或突发事件第一现场,新闻性、时效性俱强,感染力、社会效果俱佳。尤其可喜的是,专栏和现场直播集中采用了融媒体传播,比如《为了和平,为了明天——人间正道江西记忆》《泉州欣佳酒店突发楼体坍塌事故紧急救援》《京雄飞驰向未来》都进行了全媒体直播,实现了音视频同步采集、广播平台与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发,

 

  增强“四力”建设,呈现品质温度。参评的作品,展现传媒人践行“四力”,凝心聚力出精品的风采风貌,他们的作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他们的作品聚焦主题主线、聚力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他们创造出的精品有思想有深度,使我们眼前一亮。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