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三项学教
【改文风优秀作品】坐城轨回乡 澳门人笑了
2013-11-05 

  作品正文:

  新春走基层 巡访火车站看春运变迁之珠海站

 

  5日,澳门居民陈先生和太太在自动售票机上点击了“南朗”站,接着刷了澳门回乡证,然后投入40元,两张到中山南朗的广珠城轨车票便吐了出来。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中山南朗,以往从澳门回南朗,只能乘坐大巴,路上花40多分钟,而现在坐城轨只需20分钟。
    城轨接驳高铁回家
    “走,坐上广珠城轨回乡去探亲。”今年春运,珠海人、澳门人最开心了,因为他们终于搭上了铁路春运的班车。作为广珠城轨最“年轻”的站点之一,珠海站承载了珠海人、澳门人多年的期盼。2012年12月31日,广珠城轨(也叫广珠城际铁路)全线贯通,珠海北站至珠海站区段新开通珠海、前山、明珠、唐家湾四个车站。本月1日,广珠城轨又开行“大站车”,广州南站到珠海站仅需57分钟。不久的将来,广珠城际延长线将延伸到珠海机场,珠海人、澳门人回家过年、回乡探亲将更加便捷。
  昨天,像陈先生这样乐在其中的澳门居民不在少数,在珠海站候车大厅正中,挂着的“新葡京”巨大宣传海报,也足可见珠海和澳门两地的紧密。
    此外,对在珠海市区居住的人们来说,“城轨+高铁”的出行方式变成了现实。今年将近70岁的李婆婆是武汉人,现在珠海市区帮女儿照顾外孙。尽管广珠城轨开通才1个来月,但她已经坐了3次城轨。5日,她带着外孙通过广珠城轨接驳京广高铁回武汉过年,“中午在珠海吃完午饭,晚上便可以在武汉吃晚饭了”,而以往,她回一次武汉,需要花上两天一夜。
  拱北交通压力大减
    缓解拱北海关周边交通拥挤的状况,是珠海站开通带来的第二大变化。据悉,珠海拱北海关在通关高峰期,每天的客流量为35万-40万人次。“以前乘客是乘坐大巴到达拱北,给周边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大巴车要两个小时才能找到停车位。”广珠城轨珠海站站长马骥告诉记者,据粗略统计,广珠城轨开通到珠海站的初期,从珠海站出站的客流里有40%是前去拱北海关的。而从珠海站A出口去拱北海关,仅约需3分钟。
    此外,珠海站还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拱北海关附近停车位紧张的局面。据了解,珠海站下面建有两层停车场,能提供上千个停车位,计划今年3月份启用。
  拉近距离情味更浓
    “珠海站的开通,让人们的亲情、爱情、友情更加密切。”在珠海站员工刘雅看来,“珠海站还让周边的房价开始上涨了”。她的男朋友在中山工作,以前来看她,只能先坐城轨到达珠海北站,然后再转公交到珠海市区,而现在城轨直通珠海站,两人见面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她听说,不少同事开始在珠海站等站点附近看房子,准备定居下来。
    珠海站站长马骥对此也深有体会。他的母亲住在番禺,以前他一个月都难得回家一次。而现在,他可以在下班后坐城轨回家陪父母吃饭,“喝喝老妈煲的靓汤”,第二天一早再坐城轨回珠海上班。
    铁路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珠海站开通一个月,共发送旅客196438人次,平均每天超过6300多人。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廖志成 贺祺琛
    (见报:2013年2月6日A8)


  《坐城轨回乡,澳门人笑了》采写体会


  《坐城轨回乡,澳门人笑了》是羊城晚报“新春走基层•巡访火车站看春运变迁”专题中较为出彩的一篇,回想采写经过,有两点体会较深——
  策划让“例牌菜”出新意
    年年春运年年报道,如何让春运报道这个“例牌菜”吸引读者?报社和部门领导早早便进行了思考。最近十年,尤其是2008年冰灾之后,铁路春运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在日常的报道中,已零零碎碎报道过,但就欠缺系统的梳理。与广铁集团商量后,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策划一组“巡访火车站看春运变迁”系列报道,通过报道各大火车站春运客流的变化趋势、车站建设以及铁路新线的进展、服务的改变,来反映广东经济、社会的变化。
    采访前,我选定了5个车站作为采访对象,包括:广州火车站、广州南站、珠海站、佛山火车站、坪石火车站。之所以选择珠海站,源于它是开通才一个多月的新站,但让珠海和澳门人能快捷地坐上广珠城轨。正因策划以及选点准,加上报道推出正逢春运,让春运报道这个“例牌菜”显示出了新意,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众多门户网站包括新浪网等纷纷转载。
  “基层味”让报道很真实
    既然是定位“走基层”的报道,我力求使报道充满“基层味”,通过基层的“口”来说基层的“事”。在采访中,我选择了车站基层员工和旅客,前者见证新站开通前后的对比,后者最直观感受新站开通带来的变化。
    珠海站站长马骥是该站的“拓荒牛”,车站的一点一滴变化都让他感触良多,其中“坐上广珠城轨回番禺喝老妈煲的老火靓汤”最能打动人。而新站开通,让该站基层女员工与男朋友见面的次数多了起来,关系由此更亲密。这些看似很平淡的话语和变化,恰恰道出了基层最真实的心声。至于旅客的感受,到车站里随便“抓”几个,都能讲出一大堆。在自动售票机前,澳门人陈先生和太太正在购票,准备回中山探亲。看开车时间尚早,他更是热情邀请我到附近“饮杯茶,食个包”,听听他对新站开通的喜悦。
  正是因为报道有了“基层味”,才让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

(作者:黄宙辉 单位:羊城晚报社经济新闻部)


  点评:
  文风清新朴实


  这篇报道的文风很有特点,既提升了新闻表达的感染力,也强化了舆论引导的效果。
  导语画面感极强。开篇便把读者带入现场:澳门居民陈先生和太太在自动售票机上点击了“南朗”站,接着刷了澳门回乡证,然后投入40元,两张到中山南朗的广珠城轨车票便吐了出来。报道中展现这一连串的动作,记者只有亲身到了现场才能写得出来。
  该报道的主题颇有深意。广珠城轨通车后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以及交通便利为珠港澳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前景。记者从火车站购票便捷快速的角度入手,以小见大,一斑而窥全貌,构思新颖。
  小中见大,寓意深刻。广珠城轨通车后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还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拱北海关附近停车位紧张的局面。”“珠海站还让周边的房价开始上涨了”。首先是解决市民出行,其次也拉动周边经济增长。
  本土化语言写出浓浓亲情。珠海站站长马骥的母亲住在番禺,以前他一个月都难得回家一次。现在下班后坐城轨回家陪父母吃饭,“喝喝老妈煲的靓汤”,第二天一早再坐城轨回珠海上班。在珠海站工作的员工刘雅与男朋友两人见面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时间叙述简洁形象,通俗易懂。读者最怕时间表述中的一堆枯燥数字,只有心里想着读者才能写出读者爱读的作品。从珠海站A出口去拱北海关,仅约需3分钟。中午在珠海吃完午饭,晚上便可以在武汉吃晚饭了。这些叙述方式让人一看即明白,叙述虽简单,信息量大,表现力强。
  优秀的报道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专业角度、群众角度和领导角度。
  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正是“走转改”稿件中期待的精品。这篇报道在这几个方面都融合得相当成功。

  (点评人:薛国林,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十届广东新闻金钟奖获得者)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