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三项学教
信仰的轮廓
2014-11-10 

南方日报经济部记者  谢梦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网上有个很红的演讲,标题叫《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那么在这充满变化的时代里,青年人的信仰是什么?它是否有迹可循?在这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因为新闻记者的特殊性,我在用双脚丈量大地的过程中有幸认识这样一些人。这其中榜样的力量或许可以让信仰的轮廓更加清晰。

    (一)

  2011年,我接到报社一个棘手的任务;筹备“中国入世十周年的报道”,凭借年轻记者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我独自踏上赴美采访的征程。同时陷入了一场回忆。
  2001年,刚上高中的我在《参考消息》读到中国入世这令人振奋的消息。也第一次留意到一个肩头流转着各色花丝巾的女人,这个和时任总理朱镕基唇枪舌战的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那一年,中国很多老百姓或许不知道什么是WTO,但经过媒体的“普及”,老百姓开始明白,这是一件“举国大事”。从此,我国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也有了更大发言权。那一天我埋下理想的种子,未来,做一名见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媒体人。
  后来,我一步步梦想照进现实,读经济、读新闻、写报纸,直到十年后梦想开花,巴尔舍夫斯基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位专访嘉宾。
  坐在小时偶像的对面,真实更似梦境。我略带激动的告诉她,你知道么?正因我相信自己并坚持梦想,十年后来到了你的身边。
  巴尔舍夫斯基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感谢这场历史性的谈判,让我和中国结缘。”
这十年,我们都幸运,你坚信你的职业理想。我坚信,自己签了一份好协议,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都因坚信自己做的事,而让事业变得有意义。

     巴尔舍夫斯基教会我,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找到航标,接近职业梦想的彼岸。

  (二)
  2012年的某一天,我跟随省安监局去了矿难救援的现场。当生还者被救上来,我忍不住涌上前第一时间问生还者:“井下黑么?你怕吗?能形容一下当时的心情吗?”救援者几乎怒了,拦下提问:刚救出来,眼睛不能睁开,也不适合回答你这样的问题。请尊重伤者。
  从那场略显尴尬的对峙中,我不仅怀疑:难道第一时间获取信源不就是记者应该做的事吗?难道我问错了吗?后来,在一次新闻学院教授对记者的培训课上,那位教授说了这样一段话:应该尊重每一位你的采访者。感谢每一个愿意面对你的镜头和录音笔的人。因为你们除了是记者,还应该是一个有切身感受的人。
  这段话让我瞬间联想到,去年我的一位同事,南方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在甘肃的岷县采访地震现场。几天后任务结束,收到后方通知,可以撤了。临走前一天,他无意在山区小学复课的帐篷中发现,很多小孩脚上都没有鞋穿,有的甚至是趿拉着家里奶奶的大鞋来上课。一问之下才得知,由于地震把很多孩子的鞋都震丢了,他们只能光脚来上课。当时虽然是夏天,可山区里的温度只有8、9度,到了夜里山风把孩子的脚冻的通红。看到这些,我的同事做了一个决定:记者身份的采访是结束了,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下山给孩子们买鞋。记得回来后他对我说:传播信息是一方面,如果当你抵达了现场,目睹了这一切还不能做些什么时候,你会觉得非常愧疚和难过。
  矿难现场和同事的经历教会我,记者在恪守职业原则和新闻伦理的前提下,终究还是要做一个有感情有温度的人。 
  (三)

      2013年夏天,我在马来的霹雳州首府怡保采访,遇到过一个叫茉莉的女孩儿,当地小乐队的主唱。
      她的声线高亢悠扬,让人瞬间忘却各大卫视的好声音。在小酒馆里,于是我忍不住过去和她碰杯并问:“你唱这么好,有参加过比赛么?”
      “我不参加的。”
      “为什么不比赛?”
      “为什么唱的好就一定要参加比赛?歌手如果有一天成了我的职业。 那么我开心的时候要唱,不开心的时候也要唱。可是,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把歌唱好么?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做好一件事么?”
      我一时语塞。
      想起在北京、上海、纽约、香港……这样的大城市里,很多女孩和我探讨什么是成功的秘笈。有着那种渴望被人瞩目,渴望舞台,渴望肯定的热切眼神,还有想到我自己。
      对照茉莉的快乐,我想当下的年轻人最难的是被自己肯定。包括选择,你只需为自己的内心负责,而不是为虚荣负责。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这样一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我的同龄人,一个哈佛女生,放弃华尔街优厚的工作,选择回国,在一家电视媒体做经济记者,成为我的同行。她曾对我说,咱们是多幸运,能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目睹并亲历这一切。这丰富变幻的时代是属于我们的历史,要对的起自己的心,努力让周遭更温暖,更有力。
     茉莉和这位哈佛女孩教会我,人应当学会从内心寻找令自己的精神丰沛安定的力量。
     我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反映到当下媒体人身上就是一种对职业的坚守、忠诚和信仰。
在这充满变化的时代里,内心坚信的东西终会成为你的价值观,影响着你脚步前行的方向。
     北大教授梁漱溟曾在晚年发问 “这个世界会好吗?”
 初入社会时我也心生疑惑。后来,历经一个又一个榜样的力量,看他们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如何用温暖的力量让社会中微的声音渐渐汇聚成洪钟。是这些片段让信仰的轮廓更加清晰,也是这些片段让我坚信:这个世界会好的!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