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首页大图
2018东莞“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举行
2018-07-20 

   通过母亲的日记讲述自己在东莞发生的点滴变化,自己的变化也是东莞发展的见证;为帮助白血病小女孩,东莞时报记者齐心协力为她找到了“救命血”;七旬卖菜阿婆因为一句承诺,带着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女,守候十年只为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一个个新闻故事背后,体现着东莞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和担当。

   昨日,2018东莞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举行,来自全市9家新闻单位的13名新闻工作者参加比赛。他们声情并茂讲述自己在新闻实践中亲历亲见亲为的精彩故事,感动现场观众,获得阵阵掌声。

本次比赛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东莞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广播电视台协办,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从2015年开始,我市已成功举办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通过比赛选出的选手代表东莞在省及全国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市委宣传部首次将比赛范围从市直媒体扩展到全市媒体。本届演讲比赛共有9家单位的13名选手报名参赛。参赛规模及人数,均为历届之最。更多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参赛,让比赛更有广泛性、代表性和可看性。选手们围绕“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主题,声情并茂地演讲,一个个东莞好故事,一股股社会正能量,感染冲击着现场,让不少观众感动流泪。

  本次比赛邀请了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李保恒,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网信办主任陈冀,东莞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曾平治,东莞广播电视台总编辑李志良,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雷石鹏,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娄贵山,东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副主任杜满平出席并担任评委。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寮步文广中心的胡晓丹获得一等奖;东莞广播电视台的康雷科、茶山宣教文体局的刘颖获得二等奖;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的庄嘉颖、张培霞,道滘文广中心的焦梅获得三等奖。

   现场直击

   好记者这样讲好故事

   胡晓丹:《不忘初心,一份执着写大爱》(一等奖)

   一个发霉的面包,一位101岁的黄婆婆。黄婆婆生活困难,行动不便,舍不得扔掉这顿发霉的午餐。寮步社工中心和香市公益互助会穿着“黄马甲”送出“免费午餐”,到今年6月底,免费为150名高龄老人和孤寡老人送出98553份,覆盖寮步22个村(社)。寮步文化中心的胡晓丹采写报道后,更多爱心企业和人士伸出援手。该镇凫山小学437名学生捐出零花钱17000元捐给“免费午餐”项目,很多“善心家庭”与孤寡老人结对组成“模拟家庭”,定期看望老人。胡晓丹要和“黄马甲”一起,传递友善,温暖东莞。

   康雷科:《一句承诺,一生守候》(二等奖)

  东莞广播电视台记者康雷科给大家讲述了塘厦七旬卖菜阿婆黄孟益和她10岁的孙女小秀霞。

   小秀霞的父母在汶川大地震中与女儿失去了联系,毫无血缘关系的黄孟益在出租的小房间里坚守了9年时间,将小秀霞抚养长大,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寻找到她的亲身父母。这个事件通过媒体的报道之后,小秀霞跟其他孩子一样有了自己的身份,在东莞读书上学,更多的爱心人士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个事件体现了大爱东莞的精神,报道也感动了许多的东莞市民。

   刘颖:《母亲的日记》(二等奖)

   刘颖在东莞茶山,母亲在老家,母女相隔2000多公里。母亲用日记记录着对女儿的思念、担心、鼓励和进步。刘颖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工作,与母亲进行对话。

   她第一次出镜采访的对象刘建江在今年6月被评为“中国好人”。新闻报道传递了正能量,也让她对这份工作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说,要像母亲记录她的成长一样,用新闻记录今天,描绘城市和自己的明天。

   庄嘉颖:《一份救命报纸》(三等奖)

   来自东莞时报的记者庄嘉颖讲述了发生在今年年初的一个感人的爱心故事。

   2018年春节前夕,当大家都忙着迎春接福的时候,微信朋友圈里一个名叫“小桃子”的重症小女孩牵动着大家的心。两岁多的小桃子去年国庆期间不幸被确诊为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幸运的是,在中华骨髓库里有一名志愿者与小桃子匹配成功。但小桃子在等待手术的期间,需要及时回东莞输血。

  眼看就要过年了,大年三十小桃子还需要输一次血。这正是万分尴尬的时间,万家灯火吃团圆饭迎新春,哪里会有人去血站献血?东莞时报记者了解情况之后,通过前后核实,再通过东莞时报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及时为小桃子送去了救命血。在大家齐心协力的背后,是报业人对这份职业的坚守,“我们将一如既往、无所畏惧地前行”。

   焦梅:《坚守 因为有价值》(三等奖)

   道滘文广中心的焦梅讲述了两段与时间有关的故事。今年88岁的刘炳坤,每天下午4点,在厚德阎公庙门口,帮助盲人棠叔过马路。13年如一日,点亮棠叔回家的路。从1991年年开始,南方医院的专家、教授每年都到道滘镇开展义诊。27年来他们不问报酬,不计回报,风雨不改。焦梅在采访中看到,满头白发的著名中医陈宝田教授一个上午没有休息,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在椅子上靠了很久。做了11年的记者,她时刻准备着出发,去记录更多好故事。

   张培霞:《砥砺前行 此生无悔》(三等奖)

   只有对离开的生命温柔以待,才会更加懂得拥有生命的弥足珍贵。这是东莞日报社新媒体小编张培霞在采访完入殓师之后的感受。入殓师罗师傅入职20年,每天送走10多人,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95后美女李慧清清秀、阳光,坚持用真名接受采访。入殓师的工作场所冰冷、萧瑟,但他们怀有热烈而坚定的信念。张培霞被他们的职业精神所感动,对死亡有了新的感触,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

   评委点评

   “好记者讲好故事”有三层含义。一是“好记者”,好记者是把自己融入到时代的发展里面,做时代的守望者、记录者、推动者;二是“讲”,演讲是有技巧的,需要发自内心,感情丰富;三是“好故事”,好故事就是紧扣时代主题,在故事中体现时代特色。

   ——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李保恒

   要讲好故事,就要做到“内容为王,技巧为翼”。所谓“内容为王”,就是所讲述的故事要有灵艳的文字 、昂扬的主题、激情的表达、温暖的感情、开阔的视野、纵深的格局、家国的情怀。“技巧为翼”,关键在于选手的演讲台风和表达能力。这次比赛,选手们展示了他们认真备战的态度,也让大家看到了记者的职业精神和生命状态。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网信办主任 陈冀

   选手们讲出了真人真事,讲出了真情实感,讲出了真知灼见。从演讲技巧和故事讲述看,演讲比赛要讲透故事尤其是特殊故事。讲透人物,才能让情感更充沛,故事更抓人。从整体表现来讲,要感谢选手们的付出,感谢他们为东莞奉献了一场温暖、真挚、有情的演讲比赛。

   ——东莞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曾平治

   今天的现场,让我看到东莞记者群体的实力。从今天大家讲述的故事里面,从你们饱满的精神里面,我可以深深感受到,你们是东莞社会的瞭望者,东莞时代的记录者,东莞现实的探索者。作为一个记者,你在采访中的感受如何,如何体现记者的力量,把这两者相结合,你的稿件才会打动人。

   ——东莞广播电视台总编辑李志良

   纵观各位选手的表现,都很好地展示了记者的风采,展现了记者的担当,非常好地诠释了东莞作为大爱之城的特点,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雷石鹏

   演讲一定要发自内心讲故事,要讲得生动,要有一种感染人的力量。参赛选手中,不少人都讲得很生动,很有感染力。

   ——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娄贵山

   选手们有的语态转换衔接体现了播音员的功底,有的淡定从容不失感染力,有的平实自然,声音有情。大家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总体来说表现非常棒。

   ——东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副主任 杜满平

   (来源:东莞时间网)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