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传媒研究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应对高温天 报道送清凉
2017-08-01 

    7月26日,一张全国地表温度图刷爆了朋友圈,其中合肥市以摄氏70多度的地表温度“领跑”全国。7月下旬以来,安徽省高温不断升级,各地频频拉响“红色警报”。面对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以安徽日报为主体,统筹策划,融合联动,推出一批贴近生活、展现风貌,体现融合、可读性强的报道,及时将党和政府防范应对的阵阵清凉送给大众。
    及时报道对策
    送去阵阵“凉风”
    入伏以来,安徽省各地高温连连攀升,霍山县、合肥市分别出现42℃和41.1℃高温,创历史最高纪录,省气象局发布了高温红警,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安徽日报等集团媒体第一时间突出报道好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防范应对之策,纸媒和新媒体滚动及时发布好天气信息和重大预警报道,展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一线劳动者和市民的关爱,做好气象服务。

7月24日,安徽日报记者李博在一线采访。


    安徽日报连续刊发的《我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未来一周维持晴热高温》《重大气象灾害(高温)III级应急响应启动》《安徽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合肥电网负荷首破600万千瓦》《江淮之间高岗地区发生旱情》等信息,既向读者受众传递气象资讯、旱情预告,满足读者的知情权,又向社会发布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抓好抗旱保苗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安徽日报记者还深入霍山县产粮区采访,报道了该县出动抗旱人员1.6万人,投入抗旱设备3200台套,提水抗旱保水稻的事迹,为全省旱区抗旱保苗提供了示范样板。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还充分发挥集团舆论引导的合力,旗下的新安晚报、安徽商报也策划开辟专版,大幅度报道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求发放高温津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电力部门错峰避峰、调进华东电网电力,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的措施和行动,形成了高温下突出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的舆论引导态势。新安晚报推出《你家的空调超龄了吗?》等策划报道,及时提醒读者注意使用旧空调的安全问题,体现了服务的周到细致。
    描绘劳动场景
    展现劳动者精神风貌
    高温期间,安徽日报等集团媒体纷纷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再现普通劳动者坚守岗位的辛劳场景,展现户外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7月26日,安徽日报在五版头条刊发记者采写的通讯《高温下户外劳动者还好吗?》,通过一个个深入细致的场面,反映建筑工地、环卫工作场所等地,员工们或“错热”作业、或轮换作业的劳动场面,并告诉读者,工人们住上了装有空调和热水器的宿舍,还享有高温津贴和良好的工作条件,读后令人欣慰。7月27日在“聚焦”专栏刊发的系列图片报道《暑运里的“动车医院”》,报道合肥南动车运用所的机械师,冒着高温对一辆辆入库动车进行安检。画面中,师傅们一张张汗流侠背的工作照片真实鲜活、令人感动,一幅幅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安然专注、令人起敬。

 

    安徽商报记者全程跟随合肥市一辆非空调公交车采访,写出题为《56℃!我在非空调车里“蒸桑拿”》体验式报道,既反映了司机一路开车,浑身汗透,每天要喝五六升水的辛劳,也展现了高温下记者也在一线“战斗”的顽强作风。新安晚报推出记者采写的《晒久了,感觉自己会掉下去》《小伙硕士毕业当建筑工,为高温下的工友画像》等报道,稿件接地气、生凉意,展现了酷暑下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传播了高温下的社会正能量。
    拓宽报道视野
    满足深度阅读需求
    安徽日报等媒体还着力拓宽报道视野,把战高温报道延伸到高温产生原因、高温经济、市场供应和抗旱保苗等方面,以满足读者深度阅读需求。


    安徽日报及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分别刊文,通过气象专家之口,告诉读者,今年安徽省的高温天气是由超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加上全球变暖和城市的“热岛效应”,客观上对高温天气起到了推进放大作用,为读者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了报道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安徽日报刊发《高温热害咋应对?》《“七上八下”,防汛抗旱两不误》等报道,指导人们做好抗旱保苗、做好抗旱防汛工作;而刊发的《酷暑下的消费升级》《避暑经济“热”起来的清凉游》《三伏天,菜价高》《掘金“高温经济”需紧跟消费需求》等稿件,展示了高温下网购外卖红火、商场夜市热闹和避暑旅游成“新宠”等现象,反映了政府外调蔬菜,增加“伏缺菜”供应,平抑菜价,保障群众“菜篮子”的多项举措,起到了稳供应稳人心的作用。
    加强融合报道
    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在战高温报道中,安徽日报等集团媒体注重以全媒体意识,在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全面推进融合报道,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安徽日报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发挥新媒体快速的优势,及时发布气象资讯,提醒有关方面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叮嘱市民防暑降温。在微博开辟《情义江淮》《点赞高温下的劳动者》等专栏,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相继推出《安徽哪里最热?“火炉”在皖南,合肥地表温度71℃全国最烫》《民警烈日托举被赞最帅“千斤顶”》《“动车医院”似“桑拿房”,昼夜不停歇运转》等稿件,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展现高温下劳动者坚守岗位的身影,为他们点赞鼓劲。稿件从标题到内容都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可读耐读,适应了网民阅读需求。

 

    安徽日报法人微博还多次发出“微倡议”,建议市民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提供方便,得到网友热烈回应。新安晚报、安徽商报也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多图、多文字、多视频在“报、网、端”上进行全媒体报道,扩大了战高温报道的覆盖面。新安晚报大皖客户端和官方微博,根据文字报道进行二次整合、制作,发布的《安徽高温“烤验”反扒民警:每天平均要走2万步》《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他们,值得更多的尊重和关爱》等稿件,得到受众的广泛关注,与同期其他稿件相比,点击量、点赞量、转发量都大幅提升。
    极端的高温天气,既考验政府和社会的应对能力,也考验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安徽日报等集团媒体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反映党和政府防范应对高温措施,展现户外工作者敬业爱岗精神,及时发布气象资讯,回应社会关切,传递社会正能量,彰显了主流媒体的民生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