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立足自身特点,宣传好、报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经济日报》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在集中力量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经济日报》立足自身经济特色,采用多种方式集中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初步构建起经济理论宣传“矩阵”,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宣传全新“高地”。
准确把握“时度效”
持续升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宣传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前后,经济日报社精准把握“时度效”,精心组织策划选题,围绕关键节点和关键时期,全面系统梳理、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推出了一系列理论文章。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经济日报》开辟“聚焦热点难点•十个如何”和《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经济30论》专栏,重点策划和刊发了系列理论文章,从各个角度深入阐述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文章刊出后在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经济日报》以专论形式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5篇署名“金里伦”的重磅文章,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最为鲜明的三大理论特征是继承性、创新性和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在深入学习研究中,既要认清和搞懂其深刻的学理内涵,更要体会和遵循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思想逻辑,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一切积极成果融会贯通。只有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理论自信,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才能真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走向繁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期间,《经济日报》开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连续在一版刊发《以新思想引领经济发展新时代》《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等重点文章。强调当前要坚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在方法论上,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这些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我们成功驾驭经济发展大局,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在关键节点和关键时期,《经济日报》形成了经济理论宣传“矩阵”,成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发力“精准专”
做深做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宣传
《经济日报》以“精准专”为目标做深做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宣传。
在宣传报道的同时,《经济日报》精心组织多场理论研讨会,邀请数十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到会发表研究心得体会。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提出新见解、阐述新理论,加强了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理论成果。
2018年2月,《经济日报》开辟“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思想”专栏,连续刊发《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等6篇文章,有统有领,既提出问题,又展现思路。文章结构严谨,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面领会和把握,体现了《经济日报》高端权威性和指导性。
2018年1月份,《经济日报》再次开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系列谈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文章分别从稳中求进、精准施策、实事求是、民生至上、调查研究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等角度,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方法论中特别重要的六个方面。这些文章角度各有侧重,又彼此呼应,呈现出总书记的整体谋略和辩证智慧。《该稳的要稳住 该进的须进取》论述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既要防止冲动蛮干、急于求成,也要反对消极应付、不思进取。文章全面阐释稳中求进蕴含的辩证思维,只稳不进难发展,只进不稳行难远,在经济工作中,“稳”和“进”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把握,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须进取,稳要稳得有定力、进要进得有秩序,掌控好工作节奏和力度。《不驰于空想 不骛于虚声》《尽锐出战 精准施策》《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张蓝图绘到底》等文章,多侧面诠释如何求真务实、确保实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组评论,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增强看齐意识,凝聚干劲信心,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深度融合“报网端”
不断延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宣传
在《经济日报》主报的引领下,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展开再传播,延展和扩大了主流舆论的履盖面和影响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走进网络,旗帜鲜明地奏响新思想网络最强音。
中国经济网结合网络特点,在首页要闻区显著位置对《经济日报》各个阶段推出的理论文章进行推介。并专设“理论评论”频道,做到对理论宣传不断档、无“淡季”,持续掀起学习宣传报道热潮。去年以来,中国经济网不断优化升级“理论评论”频道,全面、权威、深入、生动宣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每年推出原创报道近150篇,保持和巩固最具影响力网上学习平台的地位,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网强化融合创新,打造引领网络舆论主声源。
经济日报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开设“治国理政进行时”专栏,精编稿件《习近平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是什么?<经济日报>6篇文章讲清楚了》,对6篇评论作了梳理、集纳、再加工进行二次推送。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除每天第一时间原文推送外,将所有稿件整合归集,突出处理,形成集合效应。这种互补方式,有效引导舆论,使经济日报新媒体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学习宣传的新高地。
《经济日报》深入融合“报网端”,搭建互动传播平台,调动最广泛的积极力量,共同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向深入。在中国经济网开设“理上网来•经济信心”问答专栏,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广泛传播研究成果。在“两微一端”开展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活动,做大网上网下同心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网络提供强劲推力,形成有力舆论支撑和良好理论氛围。(本文作者系经济日报社战略规划与项目统筹办公室副主任)
(来源:中国记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