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政治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正是因为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媒体融合,厦门日报社主动应对新形势新要求,把媒体融合列为改革发展的头号工程,提出要整合现有资源,大胆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切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力争为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样本。
转型升级,推进深度融合
2014年以来,厦门日报社大力推进转型升级,探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率先建设融媒体中央控制平台一期,为媒体融合搭建“快车道”。2015年底,“中央厨房”二期建成,开始在信息源、指挥系统、发布终端等方面的融合作尝试,在历次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平台获得上级及社会各界的肯定。自2016年以来,厦门日报社不断完善融媒体中央控制平台二期,网络电台、视频台相继上线,厦门新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纵观厦门日报社的媒体融合实践,可以明显看出以下特点:
机制创新力度大。厦门日报社把推动媒体融合作为报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大做强党报事业的重大举措。从大处着眼,认真做好媒体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逐步推进报业内部新媒体的整合工作。报社党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媒体融合发展。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大力拓展新渠道,推动一体化发展。加强采与编的融合力度,防止出现采编指挥调度“两张皮”的现象。加强新媒体中心与日报旗下子报子刊的融合力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通过资源整合,由新媒体中心负责运作整个报社层面的官方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等,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引进采编、技术等方面人才,成立厦门新新媒体公司传播有限公司,负责新媒体经营业务的拓展,真正按互联网思维主导媒体融合发展。
平台建设速度快。几年来,厦门日报社先后建成了融媒体中央控制平台一、二期工程,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媒体矩阵,包括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西晨报官方微博和微信,厦门日报新闻客户端,厦门招考、两岸频道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垂直类微信公号,厦门遇见婚恋网等民生服务项目以及晨报超市等电商项目。还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代建代管了一批微信公众号。建成了“百家村之声”网络电台、视频台。实现了信息发布的立体化、互动式、全天候。
采编流程再造深度推进。厦门日报社融媒体“中央厨房”已经具备信息收集、舆情研判、指挥调度、统筹发布等全方位功能。每逢重要活动、重大突发事件,厦门日报社融媒体即启动全天候直播。重大报道战役,报社成立指挥部统一调度,报社所属媒体记者全部作为“厦门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参与,所有稿件由融媒体平台分发,各媒体再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编发,真正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多渠道传播。
影响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目前,厦门日报社融媒体矩阵粉丝超过600万。报社组织的几场重大宣传报道战役,如抗击“莫兰蒂”台风、厦门会晤、党的十九大等,融媒体的总阅读量均达千万以上,其中,抗击“莫兰蒂”和厦门会晤报道总阅读量更是分别超过3千万。厦门日报社融媒体在抗击“莫兰蒂”台风期间多次澄清不实传言,被《东方时空》栏目作为成功辟谣的典型案例予以报道。
根据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16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在中国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上,厦门日报位列福建第一,在全国城市党报里排名第二。同时跻身全国报纸50强。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长期位列全国纸媒公号前20名。近年来,厦门日报新媒体先后荣获2016最具影响力城市新媒奖、腾讯优秀区域媒体号20强、福建创新企鹅号、新浪微博区域先锋媒体。厦门日报社的融合发展也得到上级领导肯定,2016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翔到厦门日报社调研后指出,厦门日报“导向正、影响大、质量好、发展快,尤其媒体融合路子对、成效高”。
在融合中增强政治优势
当好党的声音的传播者。无论舆论生态怎么变,无论传播方式怎么变,党报的性质和责任不能变。任何时候党报都姓党,必须听党的话,跟党走。在这一点上,厦门日报社始终头脑清醒,意志坚如磐石。自觉增强政治优势,当好党的声音的传播者。全力以赴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厦门日报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自觉地把做好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工作作为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运用媒体深度融合优势,创新传播手段和方法,使十九大宣传报道主题突出,基调鲜明,浓墨重彩,守正出新。在此期间,厦门日报社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总发稿量近千篇,总阅读量突破千万。
当好城市发展的瞭望者。作为市委机关报,厦门日报始终与厦门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深知,增强政治优势是城市党报健身强体的最佳选择,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自觉地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像航船上的瞭望者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城市的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特别是在城市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厦门日报社总是以声势浩大、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形成助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这是厦门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盛会。厦门日报社调动全媒体资源,充分运用媒体深度融合的优势,展开长时间、全方位、多角度、大规模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会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几次深情点赞厦门,厦门日报社融媒体第一时间推出声情并茂的报道,刷屏网络。官方微信发布的《习近平主旨演讲为厦门代言!深情大赞:高素质!高颜值!视频来了》等报道,单条阅读量达130多万。
当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对身为区域性媒体的厦门日报社来说,讲好厦门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长期以来,厦门日报扎根厦门经济特区这片沃土,积极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敏锐发现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了许多正能量报道,产生良好影响。在2016年抗击“莫兰蒂”台风期间,发生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救灾武警战士把他们的衣物整齐地摆放在街边,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每个武警战士的衣服上放下装着鸡蛋的福袋,然后悄悄地离开。这个故事生动展现了厦门人民与子弟兵的鱼水情深。厦门日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把这个故事挖掘出来,通过报纸、“两微一端”、网站等平台,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感动了无数人。文章发布仅几个小时,厦门日报官方微博的阅读量就突破600万人次;许多网友留言说,被这个故事“暖哭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之声等众多央媒、大V纷纷转发,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阅读量就超过140万。
当好传媒转型的创新者。厦门日报社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实践和成效,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总结起来,根本的秘诀在于创新。看远一步,先行一着,勇于创新,满盘皆活。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传媒转型仍在探索进程之中。创新无止境。厦门日报社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紧跟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稳步推进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适时引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因应形势发展,推动采编架构重组和流程再造,推进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政治优势,始终保持在舆论场上的强势引领地位,保证有能力、有本事履行党报的职责使命,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之低调。要以铁心向党、铁肩担责、铁纪带兵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厦门走前列、作示范,勇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来源:新闻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