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传媒研究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 践行移动优先 以"有为"谋"有位"
2018-07-03 

   在大力推进“移动优先,先网后报,报网融合”发展的前提下,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各新媒体平台坚持为用户生产“本地、有用、好玩”的新闻和服务资讯,其所属各类新媒体用户总计已达300余万,新媒体的主流媒体地位日益彰显,成为推动该集团向新型主流媒体迈进的优势和途径。

   平台健全 制度不断完善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公司、三峡日报社新媒体部、三峡商报社新媒体部,均具备健全的平台,完善的运行制度。

   同时,3个新媒体机构均建有完善的新媒体生产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2017年,该集团大力在制度保障上,先后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以“中央厨房”为支撑,从选题、统筹、发布、把关、考核等各环节,保障“移动优先”机制落实到位。

   在硬件支持上,该集团“星云全媒体生产发布平台”上线运行,采编人员都配齐移动采编客户端,初步实现了采编播控平台化、数据存储利用标准化、报道指挥一体化,具备了实时传稿、移动采编、现场直播等功能。组建“星云直播”自主网络直播平台和内容保障团队,培训视频直播主持人员,为实现“移动优先”提供系统、硬件、人才和平台全套支撑。

   明确定位 关注持续攀升

   新媒体的声音能否成为社会主流声音,不靠自圆其说,用户的数据是最真实的认可和反映。该集团各新媒体平台立足党媒优势做强权威发布,立足本土优势做好民生关注,围绕中心工作做好主题策划,为用户提供“本地、有用、好玩”的信息,在用户中树立了党媒新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

   三峡日报社新媒体部不仅成功打造宜昌地区首个过千万阅读的话题#美丽宜昌随手拍#,而且常驻“全国主要报纸微博影响力周榜”全国百强榜单。

   商报官方微博目前开设#宜昌最生活#、#宜昌那些事儿#等众多用户喜爱和高参与度的话题,其中,话题#宜昌最生活#参与人数持续增长。

   服务中心 坚持内容为王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如何赢民心?以“有为”谋“有位”,做好政府权威声音的放大器、群众信息服务的集成器、网上网下舆论的稳定器,是提升“四力”、壮大主流地位的不二选择。

   坚守“党网”属性,确保“多端一调”,增强传播力。该集团各新媒体平台从诞生之日,就旗帜鲜明地亮出“党网”身份,既突出“三级声音、一网落地”,又坚持“群众路线、民生情怀”和“网言网语、创新表达”,特别是在重大信息、重要政策、重大事件,坚持“移动优先、先网后报”,理直气壮传播主流声音,较好实现“网端微”一体化大融合。

   创造性服务,成为宣传中心工作的最快捷载体。该集团各新媒体把服务作为平台的理念,在生产新闻信息的同时完善服务机制。在市委重大信息发布、重要政策解读、重大事件报道中,按“移动优先”思路积极利用新型传播技术,开发新媒体产品,既准确宣传了市委中心工作,又增强人们对新媒体的信任和认可。

   《白龙岗纪事》是三峡日报微信的原创专栏,紧跟时局,反应迅速,已持续开办3年。其坚持换一种视角或者表达方式呈现,坚持放开手脚从宏大的叙事中挖掘亮点和细节,成为宜昌用新媒体说政事的品牌专栏。新媒体公司内容中心坚持用“网言网语”讲好宜昌故事、传递主流声音。推出《宜昌人唱的Rap:“转”出新希望》等原创融媒体作品,权威性与影响力得到大众认同。

   品牌建设 新元素焕新机

   新媒体技术一日千里,如果只做内容的搬运工,忽视形式和内容的规划,已建起的主流地位将很快松动。该集团意识到,各新媒体平台必须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和制胜之道,才能在当前众多的公众号中脱颖而出。

不断向传统品牌注入新鲜元素,使其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微博直播是该集团两报“双微”打造出的品牌,拥有稳定的粉丝群。在历年成功进行微博图文直播的基础上,三峡日报微博重点进行了视频直播的探索。借助一直播平台,成功开展了“远安国际田野马拉松赛”“生态官庄健步走”“缤纷四季醉美夷陵”等赛事的视频直播活动。

   加强形式和内容的创意。不断尝试新鲜的语言、新鲜的形式传播“宜昌故事”。三峡日报微信探索用微视频唱响宜昌“好声音”,《转出新希望》、“记者版”《凉凉》等原创微视频刷爆朋友圈,赢得网友一片点赞。

   改进创新 筑融合新格局

   做好做强新媒体,是主流媒体重构舆论格局的必争之地。为更有效地传播主流声音,提高新媒体内容的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该集团正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和创新:

   设计科学合理的全市新媒体榜单。按照不同类型分类,每月或每季度在市级新媒体公示榜单。不要仅凭阅读量、点赞、转发数评价“热度”,更考虑到发布内容的导向和温度。

   组建各类社交软件群主联合会。通过组建社交软件群主联合会等办法,邀请宜昌市内的微信群、QQ群群主加入,让主流声音“进圈入群”。

   加强议题设置和新闻现场的抵达。新媒体内容的硬实力,很大程度体现在议题设置和新闻现场的抵达上。要加大新闻现场的抵达、捕捉和呈现,用现场感锁牢公众的眼球。议题设置要与网络舆情结合,在用议题引领受众“想什么、讲什么”中提升影响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