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传媒研究
新媒体时代党报舆论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2019-12-16 

舆论监督是党报重要职能。2018年以来,《大众日报》落实山东省委要求,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省委要求不积极、不到位和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曝光,持续推出了一批重磅舆论监督报道,实现舆论监督报道常态化,推进了问题解决和各项政策落实,提升了党报的公信力、影响力。在报道过程中,遵守新闻传播规律,贯彻时度效统一的原则,保持常态,行稳致远。


一、树立三个意识,保证时度效统一

党报宣传需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展开,为此,《大众日报》坚持“居于中心工作之中”的报道定位原则。舆论监督报道作为报社重大报道项目,同样遵守这一原则,树立大局意识、守正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报道内容客观、真实、准确,保证报道效果。

(一)树立大局意识,不失焦,不脱靶。舆论监督一直是党报宣传的重要课题,业内专门从事这一领域报道的编辑、记者,都面临许多困惑,特别是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定位。网络兴起之后,传播方式丰富而复杂,舆论场纷纭多变,尤其是在自媒体迅速发展后,传统的报道视野发生变化,如何提升党报舆论监督报道在整个传播格局中的地位是一个重大课题。

在这一轮舆论监督过程中,《大众日报》确定舆论监督报道要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报道定位。报道的目的,就是解决省委重要政策、重大部署落实中的关键问题,着眼于政策落实,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舆论监督报道的组织中,着眼大局不失焦、不脱靶,根据党委、政府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确定方向,立足群众、企业、社会面对的难点、痛点、堵点发现问题,同频共振,攻坚克难,取得了报道效果和影响的统一。

(二)提升守正创新意识,破解现实问题复杂性。做好舆论监督报道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但是,不同时期的“问题表现”既有相同,又有差异,成因、结果和影响都很复杂:有些问题是顽固性、重复发生的;有些问题看似老问题、却因为理念、环境、机制等原因具有新特点;有些问题是新环境下产生的。问题新旧不一,成因复杂,报道把握难度明显,报道效果难以一概而论。要认识问题、把握事实、保证效果,需要提升守正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

一是加强针对性的省情研究,取得对问题背景的系统性了解。从省里重要政策、重大部署、重要活动到各地重要会议、各行业重要公开信息等,都详细地收集、整理、分析,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社情民意,建立监督报道的基准线。

二是在选题方式上,综合记者调查、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网络信息,选择重要的报道领域和报道线索,尽量在采访之前形成全面了解,并对报道效果进行预判。

三是对报道的把握从“观念”转向“关节”,抓住关键点。

因为种种因素,舆论监督报道很容易出现“空洞”和“琐碎”的问题。就前者而言,往往产生于过分注重观念定性,后者往往过分重视个案中细节,忽视了事件的关键。这两种问题或者因为定性不准引发“不专业”“不客观”的批评,或者因为只是“个案”陷入就事论事。在具体报道组织策划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找出问题关键,并与宏观问题结合,进行反复分析、总结,报道具体个案,反映宏观问题。

(三)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覆盖舆论监督报道全过程。最重要的是事实全面、准确,定性清晰、合规。这一方面避免次生舆情,聚焦于问题解决;另一方面,也对监督报道中批评对象负责,避免与报道事实无关的伤害和影响,形成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动力。

责任意识需要通过业务规范贯彻落实。在实际报道中,我们主要严格执行舆论监督“面对面”的原则,所有报道都在采访环节就与被批评对象“面对面”,了解事实真相,把握政策尺度,提高报道的精准度。报社专门制定了关于舆论监督报道撤稿的规定,除与政策、法规相违背等情形外,一律不得撤稿,撤稿就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同时,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在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不得与创收等涉及利益的事项联系,保证报道客观、准确。


二、舆论监督报道广度、深度取得新突破

2018年初,山东省委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后,全省舆论环境为之一新;2018年7月23日,省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明确要求省级新闻单位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大众日报》迅速启动重大报道机制,要求全媒全员“挺直腰板上”开展舆论监督,组建舆论监督部作为专业力量,建立“专群结合”机制。同时,在集团组织舆论监督报道业务培训,加强选题统筹与调查研究,舆论监督报道的力度、强度、频次日趋稳定,报道领域和深度不断扩展,报道反响与效果不断提升。

(一)理直气壮做监督。长期以来,舆论监督报道言易行难,不论业内业外,说起来很重视,做起来谨小慎微。在这一轮舆论监督报道中,既有省委支持,又以报社为监督主体做出努力,报道有底气,有声色,有效果。

2018年7月25日,《大众日报》组织驻各市记者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加大與论监督力度,一次派出17路记者,对各市政务中心在同一天同一个时间段,集中展开暗访;之后又推出追踪报道,暗访不动产登记中心等,打了一场漂亮仗。这组报道在集团所属“网端微”点击量达到1.8亿次,全网1382家媒体进行转发,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肯定和有关部门表扬。

舆论监督报道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导向,避免了通过与有关部门合作借力以扩大影响的弊端,监督报道的具体对象没有“死角”,没有禁区,提高了权威性。

(二)宏观着眼,以扎实报道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往往成为舆情爆发的社会基础。通过扎实的舆论监督,可以促进问题解决,形成良性互动。

营商环境优劣的一个标志,是创新企业的选择。根据调查,2018年12月,记者完成《这家创业公司去年为何迁到省外?》,率先揭示留不住创新企业这一现象,并通过报道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就是政府服务缺乏“对象意识”,所出台政策往往满足于“自己出台、自己评价”,对企业真实需求重视不足,这一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三)围绕重大改革,发现和促进解决重点课题。“一次办好”是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很大,如果只是从服务态度着眼,就失之肤浅,诱发实际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权力下放了,办理业务的人没下来”》《“二次录入”阻碍“一网通办”》《一些地方部门咨询电话“隐身”》等报道,并持续跟踪,促进落实。特别是“地方部门咨询电话‘隐身’”报道刊发后引发社会热议,媒体转载报道93篇,国内一些重要媒体也刊发评论。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注下,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文件,在全省范围内迅速进行整改。

(四)着眼于政策落实,解决现实中的难点问题。制约发展的问题很多,既有政策落实不力,也有市场环境不优,还有措施执行不准等。《大众日报》相继刊发了《享受政策红利怎能靠“碰运气”》《这家企业为何难打开省内市场》《改厕企业遭遇“回款”难》等报道,对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报道。其中,《这家企业为何难打开省内市场》通过一家质量领先的门窗企业,在省内多次参加招标却几无收获的事实,反映出市场环境“劣币淘汰良币”的不正常现象,受到业界关注。

(五)提高监督报道专业性,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升报道专业性,是舆论监督报道效果的保证。除了一般报道外,我们在一些专业领域也有所突破。比如,《化工企业创新卡在“中试”环节》《转供电价加价何时休》《这位“安全生产总指挥”来自何方》等监督稿件,推动了问题解决。山东是工业大省、化工大省,落实安全生产一直是重要的任务,落实安全生产措施,需要系统、迅速、到位,记者调查发现,有个化工园区安全生产预案中“安全生产总指挥”竟然不是本单位的人员,调查后得知,原来预案是委托第三方制作的,而第三方公司没有对本园区实际情况进行排查,一些内容是从他们过去受托制定的方案中复制过来的,特别荒谬的是,这家园区竟然没有人研究过预案,所谓“责任落实”可想而知。


三、解决真问题,提升引导力

舆论监督报道,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体现。如何提高报道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是一个重要问题。结合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我们在具体实践中着重坚持了以下原则:

(一)要有鲜明的立场意识。“舆论监督”这个概念由来已久,理论上研究比较充分,实践层面受到制约因素较多。

一是对舆论监督做泛化的解读,导致定位不准。比如,有的认为:“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介代表公众对权力运作尤其是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进行的监督。”换言之,将舆论监督定位为对权力运作的广泛监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在具体工作中,舆论监督的作用一般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中心工作落实,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这一要求,现实中的舆论监督的目标应该是促使上下同心、同向发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破解阶段性的难题,而不是简单定位在“谁去监督谁”的问题。定位不清,会导致“问题意识”的泛化,也影响具体实践。

二是对“建设性舆论监督”的理解出现偏差,典型表现是“对事不对人”“帮忙不添乱”等解读。从根本上说,舆论监督就是要发现问题、促进问题解决,通过良好社会效果来体现其“建设性”。对于具体报道中的批评对象而言,监督就是找问题的,问题找得越准、报道越尖锐越好,当然,根据问题性质不同,应该抱有与人为善的态度,不捏造事实、不上纲上线。而且,监督报道必须支持报道对象的反批评,在讨论、争议中更好地认识现实、把握问题;但是,对于事实准确、定位清晰的要求不能含糊,不能打折扣。

(二)着眼点:系统问题的典型呈现。新闻是报道事实的。不同的变化构成了“事实”,但各类变化之间关系并不相同。舆论监督报道针对的是“问题”,理论上,可以通过对特定环境下所有问题进行报道以取得“客观”的效果;但实践是有局限的,“舌灿莲花千万言,落到纸上只一篇”。所以,舆论监督报道需要在时度效原则下进行选择,选择包含确定逻辑关系的事实即系统性问题是重要选项,这是能定性、被认同、能解决的问题。有些变化有概率因素,有些变化有很大的个案色彩,需要审慎对待。否则,或者生拉硬扯、胡乱定性,往往引发舆情;或者是就事论事,报道简单化,将舆论监督等同于工作检查。

避免这些过失,需要在报道过程中把握“系统性问题的典型呈现”。所谓把握“系统性问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从联系上认识问题,在整体框架下把握报道原则和报道事实,不能就事论事。二是要从变化中认识问题,不要思维僵化。从实践层面看,把握系统性问题,需要着眼于政策、现实与舆情的结合。比如,对山东省正在进行的“一次办好”改革,尽管整体顺利推进,但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也很突出。如果简单化思考,这些现象都属于“四风”问题。但是,“一次办好”在本质上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对行政许可制度的再造,必然会导致不熟悉、不适应甚至抵触情绪的出现。从这一认识出发,可以准确判断各类现象的实质,形成的报道更具建设性。定位不准,很难抓住真问题。抓住“典型呈现”,需要新闻敏感,需要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是报道影响力的保证。需要对党和政府的战略目标、工作重点有透彻的了解,对报道领域的专业内容有系统化的知识,对百姓疾苦有真切的体验,对敏感问题有精准的拿捏。从这个意义上说,路还很长。

(三)增强化舆情为舆论的能力。舆情表达了一种社会态度,目前多数舆情表现为舆论的前态,是舆论的社会基础。舆情往往产生于情绪累积或者信息不对称,而舆论需要对舆情作出理解、回应、引导,这本来是个自然转化的过程,在实践中难度很大。

在实践中,我们既着眼于舆情来选题,也探索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积极回应。比如,“省道限速”报道,基础是网络舆情:2018年初召开的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后,网友对山东发展各方面的问题提出很多意见,有不满,有建议,有期望,大部分很尖锐。我们对网友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筛选,“行路难”是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大会过后,山东的路还不时成为潜在的舆情。全面调查难度很大,在发现网友反映省内一条干线公路——潍高线(潍坊)限速标志太多的信息后,我们立刻组织采访、调查,迅速见报,在政府组织全面治理之后,关于山东的路再无抱怨。我们所做的舆论监督报道不论产生网络反响规模大小,报道领域都未形成负面舆情。

无论舆情能否准确反映民意,在互联网环境下,舆情发酵都会产生实际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舆情的关注与回应,进而通过舆论监督报道化解误会、澄清是非,是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内容。(作者徐庆光系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李鹏飞系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主任;赵丰系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记者。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杨学莹、王红军、李轶群三位对本文亦有贡献)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