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记者之家
引领新闻工作者唱响奋进凯歌
2022-09-14 

  在新时代,希望中国记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把广大新闻工作者凝聚起来,真正建设成为“记者之家”。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2021年5月,江西瑞金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中央媒体编辑记者重温入党誓词。

郭姝雅 摄

  “在新时代,希望中国记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把广大新闻工作者凝聚起来,真正建设成为‘记者之家’。”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这样写道。

  把时间再往前推一点,2016年11月7日,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提出,中国记协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希望中国记协再接再厉,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把广大新闻工作者凝聚起来,真正成为“记者之家”。

  言谆意重!2022年7月1日,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在为中国记协党员干部讲“七一”专题党课时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彰显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战线的亲切关怀,为做好新时代记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记协聚焦聚力新时代“记者之家”建设,创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大力推进中国新闻奖改革,团结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唱响奋进凯歌。

 强“四力” 重监督 推动队伍建设

  镜头一:2022年8月7日至8日,30多家行业类媒体的青年编辑记者先后走进河北省平山县北庄村和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把红色文化传承摆在重要位置,将幸福底色铺展在美丽乡村的画卷上。

  这是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记协共同组织的行业类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来自36家中央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青年采编骨干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走进平山县、正定县、阜平县、雄安新区等地,采访调研基层一线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就。

  增强“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2018年年底,中国记协组织召开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专题评议会,向全国新闻工作者发出《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更好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的倡议,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增强“四力”过程中,锻造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

  如今,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已成为新闻战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品牌。中国记协组织中央媒体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组织编辑记者赴革命老区、基层一线开展一系列强“四力”主题采访和教育实践活动,以贴近采编一线的扎实作风密切联系新闻界,努力呼应新闻工作者的所思所盼。

  在广东梅州,《党建》杂志记者郭慧站在英雄们曾浴血奋战的战场,在采访中重温烈士们为初心使命献出生命的故事,深刻感受新闻人的使命担当。在江西赣州,《中国财经报》记者陈映其感慨:“走在崎岖蜿蜒的红军小道之上,仿佛看见当年无数的红军战士脚踏草鞋、扶持前行的身影。作为新闻工作者,决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掉队,要奋起直追,走出一条新征途。”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在推动新闻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上,中国记协全面实行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完善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把媒体报告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开展行业自律、形成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逐年推进。

  在过去9年中,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范围由最初的11家不断扩展,今年有360余家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报告,覆盖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8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人民铁道》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教育报》等28家全国性行业类媒体以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00多家媒体。

  2017年,《重庆日报》组织了“跟着党报去扶贫——重庆日报新闻扶贫大型公益活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日报社农业农村部记者颜安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之一。通过系列新闻报道、刊发扶贫公益广告、落地公益互动策划等,他们在一批贫困村、贫困户和社会公益力量之间搭建起爱心桥梁。12年从事扶贫报道,颜安发现新闻的力量不可小觑。“新闻工作者不光记录、见证这场伟大战役,也通过亲身实践,成为这场伟大战役的参与者、见证者。”

  2021年,中国记协正式印发《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加强工作顶层设计,首次构建形成具有操作性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主体多元化的协同评议制度。在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2021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专题评议会上,刘思扬说,建立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是在新时代加强“记者之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中国记协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强化行业自律的一项品牌工程。

  业界普遍认为,这一制度在推动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党管媒体制度机制的一项重要创新,可以有效激发媒体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树榜样 促改革 讲好中国故事

  镜头二:2020年11月8日,在《好记者讲好故事——2020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中,人民日报社记者吴姗、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熊琦、湖北日报社记者柯皓站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洪山体育馆和金银潭医院,讲述新闻记者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毅然逆行出征的故事。

  再回忆起2020年的那场战役,柯皓依然心潮澎湃。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相机镜头拍下的那样一个瞬间: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古的医生联手抢救一名70多岁的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不同科室的医生们轮流上阵,经过3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成功完成手术。刚走下手术台的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明医生向他做出“OK”手势,那一刻,他热泪盈眶。

  重症监护室、隔离病房、方舱医院……抗疫的最前线,柯皓也用镜头记录了同行们冲在一线的身影。

  作为2021年“好记者讲好故事”的入选记者之一,人民日报社记者李硕在东京奥运会、雅加达亚运会、仁川亚运会等赛场见证了中国骄傲,而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更让她无比震撼。

  “我们挖掘时代故事,选取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指引前行的方向。”在李硕心中,新闻工作者通过对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时代楷模的宣传,可以使中国精神进一步得到培育。

  “新闻工作者很荣幸能亲历这些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用手中的镜头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下每一个历史的瞬间和每一个鲜活的面孔,这是我们的价值和责任所在。”对2021年“好记者讲好故事”的入选记者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洪玫而言,参与建党百年直播过程中的艰辛已渐渐模糊,只留下一份自豪和与几百名同事并肩作战的畅快。

  像柯皓、李硕、洪玫一样,连续开展的8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记协每年组织上万名编辑记者报名参加,有数百人真情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里有建党百年、有脱贫攻坚、有全民抗疫、有国际舆论斗争、有媒体融合……

  他们的讲述触达了更多人群。如《好记者讲好故事——2021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在电视端相关节目及新闻宣传观众触达人次达1.49亿次,新媒体端总阅读播放量达1.83亿次,“好记者讲好故事”主题词在各新媒体平台总阅读量达8.53亿次、话题讨论量达1.87亿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吕艺说:“8年来,我每年都观看特别节目,每次都很受感动也深受教育。这些好故事,正是我们党百年砥砺前行的时代缩影。这些好记者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的奋进精神。”

  从每年记者节传统电视端展示到尝试首次网络直播在线巡讲,再到精心制作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播放,以及推出中国记者节新媒体直播活动请著名节目主持人与各地新闻学子交流新闻理想与职业精神……“好记者讲好故事”已经成为新闻战线的知名品牌活动,这些优秀新闻人以及他们讲述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后来者不断前行。

 新使命要求有新担当。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

  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新闻奖,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和2021年两次亲切会见中国新闻奖获奖者代表。

  中国新闻奖奖项创立32年来也在不断调整补充。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变化,中国新闻奖主动适应媒体变革,引导新闻工作者钻研业务、增强“四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讲好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2022年6月,中国记协发布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对中国新闻奖的奖项设置、评选机制等作出改革和调整,以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顺应时代需要,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改革后的中国新闻奖从新闻业务专业和新闻工作实际出发,对奖项进行梳理、归并,进一步突出了对媒体融合的深度要求,以内容题材为主线,内宣聚力、外宣发力。

  在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看来,改革以全新的逻辑和系统的思维对奖项设置进行改革,既坚持了新闻作品分类的专业性,又体现了新闻工作的特殊性。

 实援助 广培训 当好桥梁纽带

  镜头三:2021年10月27日,在第22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记协发布2021年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援助名单和金额,57名新闻工作者获得援助金共计185万元。

  受到援助的湖南湘西州团结报社石健说,唯有更努力地工作、更踏实地生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继续践行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方能回报这份沉甸甸的爱。

  如何真正建设成为“记者之家”?

  中国记协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作出了回答——把维护新闻采编权益、保障新闻人身心健康作为重要职责。

  由中国记协实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每年对因履行新闻采访报道职责不幸殉职、受伤或重病的新闻工作者及其亲属施以援手、雪中送炭,努力为新闻界办实事、做好事,积极传递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视和对新闻工作者的关怀。

  2014年1月,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实施办法》,开始每年为因公伤亡新闻工作者提供必要援助和坚实保障。多年来,中国记协不断扩大援助半径和覆盖面,项目实施8年已累计为214家新闻单位因履行新闻工作职责殉职、伤残或重病的371名新闻工作者发放援助金1682万元。

  近几年,新闻援助工作着力突出导向引领作用,关注增强“四力”要求、履行职责使命、为党的新闻舆论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深耕国际新闻报道工作34年、用生命践行使命和担当的新华社国际部高级编辑徐勇;从事编辑工作、坚守夜班岗位10余年的北京青年报社王晓东、福建日报社吴育卿、新疆报业传媒集团王建隆等;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防汛救灾等重大主题宣传和战役性报道中深入一线、冲锋在前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尹婕妤、辽宁阜新市传媒中心陈万久、四川封面传媒刁明康等都获得了中国记协的援助。

  中国记协通过上门慰问、主动回访、实地调研等措施,把援助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精,让援助工作更具情感温度和人文关怀。北京、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地方记协领导同志专程上门慰问不幸因公殉职的新闻工作者家属以及部分重伤重病的新闻工作者,在关键时刻送去“记者之家”的温情暖意。

新征程上需要新成长。

  一直以来,围绕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题主线,中国记协坚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通过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推动新闻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百新说,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喜事,也是检验新闻队伍的考场、战场。中国记协还将继续组织各类培训,推动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新闻战线要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题主线,满怀深情展现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满怀自豪书写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满怀热忱讴歌伟大人民的团结奋斗,满怀自信讲述伟大中国的精彩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