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首页 > 记者之家
新闻战士如何做好防疫新闻?
2020-02-13 

                                                         作者:陈安庆

    此次疫情影响面之大超乎想象,武汉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
    目前, 国家卫健委现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以武汉为核心的抗疫之战,进入最关键的第二阶段。复工后,中国疫情阻击战进入关键期,这是一场大考,近40年来,全球几乎从未在如此短时间内,遭遇波及面如此之广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当前,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在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扎硬寨,打硬仗, 媒体如何打赢战“疫”硬仗?在全民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新闻媒体奋战在一线。躲避危险、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但是新闻记者们却选择坚守一线、向险而行,这是他们职业精神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呼唤,是社会责任的担当。
    疫情带来悲伤,但大爱仍然温暖人心。世界越冷酷,我们越滚烫!在疫情面前,我们已经结成命运共同体,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和打赢这场“战疫”休戚与共。
    作为媒体人,此役的职责使命就是及时传播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提供多种服务、凝聚必胜信心!要做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记录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传递客观专业的一线信息。
    疫情下,要及时、准确地发布并解读疾控动态和医疗政策,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稳和准是第一位的,速度要让位于稳定、准确。在此次疫情报道中,新闻媒体也应当关注这些大众未必注意而十分重要议题,避免因为疏忽而带来误导,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因缺乏核实和医学常识,抢发双黄连有效抑制病毒,而引发抢购潮事件,产生新闻乌龙。
    防疫新闻,医疗卫生新闻的内容具有科学性,疫情中的信息获取、鉴别与分享,要有科学和医学常识判断。对已经爆出的各种谣言和传言,新闻记者要有一定专业的媒介素养,能够比一般普通人有更强大的鉴别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遭遇非典、埃博拉、耐药性肺结核等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中,一种强调警惕性及不可预测的公共卫生手段被奉为准则——“哨兵模式”,关于李文亮,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吹哨人李文亮的“谣言”,被官方证实为“遥遥领先的预言”,他是专业的判断,临床一线的及时预警。李文亮医生去世,引爆疫情防控的多重舆论危机,紧扣此次新冠疫情爆发的死结:信息不透明、披露不及时、对医护工作者的劳动保护不足,舆论激荡,网络情绪爆发,宜疏不宜堵,要引导好舆论。
    威廉·班尼特曾提出形象战略理论,基于声誉是个人或组织最重要的资产这一假设,认为危机传播应该围绕着形象战略展开,从而维护危机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形象,其修复形象应对危机的五大策略模式包括:否认、逃避责任、减少敌意、亡羊补牢和自责。
    在突发性卫生事件发生后,一旦出现流言、谣言或不一致的各方意见,会让信息传播和危机沟通,变得更为困难。网络与公众舆情,适时调整沟通策略,帮助公众更准确地了解所处的危机;在平息阶段需要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告知公众,反思危机的起因,并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活动。危机结束后进入总结评估阶段,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评估危机事件中传播计划与工作的实施效果,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准备。
    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来临之间,必须第一时间准确发布疫情,否则公众因为缺乏对病毒危害的认识,以及后来由于谣言弥漫导致的各种恐慌心理,将酿成危机发生之后的“二次危机”。比如这次疫情中,有鼓动用吹风机长时间吹脸和手、喝漂白水消毒这些对健康有害无益的“伪科学”,也有造谣冠状病毒“是人为策划的”“是一种生物恐怖袭击”“来源于生物实验室泄漏”等居心叵测的“阴谋论”,在防控疫情的同时,防控与疫情相关的 “谣言传染病”十分关键。加强媒介素质和理性判断非常重要,不能因无知和情绪,卷入乌合之众的狂欢。
    气溶胶传播,不必恐慌。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是不是很大?要重视,但不必恐慌。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而且我们还有措施预防。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通常大于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 新闻媒体天然具有预警、吹哨人作用,媒体报道,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抑制作用不容忽视,有必要在传染病爆发时,合理利用媒体的权威发布作用,新闻媒体还起到了凝聚人心、加强团结、鼓舞人心的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激活了“集体”架构和“团结”架构,唤醒了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强化了全民族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入侵的公众情愫,使得报道产生共鸣。

    新闻媒体起到什么作用?鼓励公众在疫情面前不气馁、不放弃、不低头。引导积极的社会情绪,安抚疫情中公众的恐慌心理,有助于化解疫情危机,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新闻媒体还有着发挥人道主义救助和危机社会反思的作用,要建立新发传染病的预警系统,让预防工作从被动转化为主动。
    新闻媒体对各种虚假信息要有过滤和新闻澄清谬误的舆论修复、舆论引导作用,来自各大社群和社交媒体的花式谣言,会导致公众恐惧、不安情绪蔓延,恐慌又会制造出新的不实消息,形成恶性循环。
    涉及公众生命健康、生命安全问题的疫情、伴随疾病、死亡等,会导致公众陷入心理危机,以为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关注度极高,社交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信息接受阅读、摄取习惯,会出现一叶障目,信息过载、海量释放,再加上舆论场多元观点对撞,公众的价值判断和鉴别力因焦灼、恐慌导致判断力蜕化,缺乏常识和理性判断的过激、条件反射式自保会导致偏听偏信,疫情之下后真相时代的新闻反转,反转舆论,频频出现。
    传统媒体的作用是什么? 明事实,解问题,辨传言,知事态缓急,有效消除各种“杂音”、 “噪音”,就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要充分发挥平息社会谣言、防止舆论激化、安抚公众情绪的作用,媒体报道在突发性传染病爆发时,起到重要作用。
    值此非常时期,新闻媒体要第一时间报道、第一现场报道,采用动态追踪报道、专题报道、深度报道和预警报道等方式充分结合起来,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普及科学防疫知识,把采访普通群众、医学专家访谈、现场目击者的视频连线以及电话连线等一系列报道形式结合起来,将文字报道与影像报道融合起来,采访更多的当事人,进行全方位报道。对事件的背景、原因等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并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更新信息,让受众全方位、清楚地了解重大事件发生的情况。
    新闻媒体做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一定要注意稳和准,千万不要出现重大差错。要做到快速反应、敏锐捕捉、整体把控舆论导向、持续更新报道内容、创新出彩报道形式。深度开掘事件背后的原因、症结和破解之道,彰显新闻媒体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疫情报道对象的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真正做出有温度、有力度、有思想的新闻。
    对报道有哪些要求呢?
    第一, 报道要权威,一定要谨慎。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疾病的发布有相应的权威部门,报道要来源于权威发布的准确信息,这样才能避免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不要为蹭热点,抢发而失去冷静判断。一些正在研发的药物和治疗技术等,因为还没有研发完成,所以不能当做新闻信息,进行报道,不能为了蹭热度,抱着功利心不加核实,进行报道,避免误导人们,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特别要注意媒体的误导,会诱发抢购潮。 

    第三,要把握火候,把握报道时机。在一些重大疫情信息,有些时候不能快速发表医疗新闻,还要把握好新闻发布的时机,发之前最好能够让采访过的医疗专家和医学专业人士把把关,审一下稿子,有没有出入,报道分寸和报道语言措辞是否准确得当。
    第四,报道要让人看得懂。医疗口线的记者在采编中,要使用通俗准确的语言,通俗易懂才能让受众读懂、看懂,报道要通俗,清晰明了。
    第五,记者要当好“翻译家”。语言要通俗易懂,医疗口线记者要使用普通市民都能看得懂的语言,来对医学术语进行翻译,让人们更加清楚了解医学知识,进行有效防疫。
    第六,避免报道偏差和新闻失实,注意交叉印证,多信息源报道,很多记者介入医疗卫生报道,一般缺乏专业知识,仅依据一方说法,不多获取几个信息源,会出现偏听偏信,使新闻报道发生偏差,出现重大报道偏差,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第七,要在专业性之外讲好新闻故事,增加报道的可读性,对记者是一个挑战,主要因为医疗卫生新闻,具有强烈的政策性,要想报道好不容易。通过新闻现场报道,对相关医学知识进行宣传,充分发挥警示作用,做好于疫情事件相关的人物故事,通过讲故事,设置故事情节和悬念,吸引读者,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科普宣传,变得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可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要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
    第八,疫情中,一般媒体从正面新闻介入,抗击突发事件,宣传救死扶伤的一线医护典型,医护人员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奋战在一线,需要加大报道力度。
世界瞩目中国超强动员能力,中国各级官方在武汉疫情被公布后,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城市公共交通、长途交通、商务活动都做出了紧急应急式治理,14亿中国人都积极主动地给予配合,17天以来他们一直静静待在家里,等待疫情消退,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安全的,这个社会秩序还是稳定的。当然,与往常平静的生活相比,如今中国人的生活里有还是存在诸多不便的,最担忧的是自我生命安全,因为疫情和病毒导致剥夺和损失,这是一种求生式的心理焦虑,各大媒体要打好一场有利于疫情防控、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的报道战役。
    第九、 保障有力,稳字当头, 做好市民服务性防疫和民生性服务新闻,是近期各大媒体围绕的重点。例如有媒体做的内容很接地气,如《全程录像:医生超市买菜,看他如何做到避免交叉感染》。 和2019年春节相比较,2020年超长“春节”造成实体经济损失数万亿元,交通运输损失超5000亿元。停工停产导致不少农民工不能够返城,个体工商户无法经营,由此导致劳动者收入下降或没有收入来源,只是坐吃山空,而物价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上涨,长此下去普通中国人的生活都将出现困难,稳定性不保。 这个时候,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一定要保障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最核心保障。要在做好防疫,控制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尽快恢复经济,抢救生产。
    第十、 在防疫期间,各大媒体民生服务类新闻尤其要做好、做稳、做大。稳字当头,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解决好我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菜篮子问题,是防疫期间的重中之重,越是困难时期,非常时期越需要保障好供给,关心好市民的民生问题。受疫情影响,鲜蔬鱼果车辆多因“防疫情”被阻隔进城,物流保障压力巨大,普通市民可以自我隔离在家,减少外出,但是民生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在非常时期提供各项社会保障,民生不能失稳,出入不能失控,防疫不可缺席,社会不能失序,公职人员和医疗、警务、新闻媒体等行业的职业担当,不能停摆、不能退缩,中国的经济不能“硬停摆”。
    第十一、新闻媒体要洞悉当今中国人的心理变化,目前老百姓内心存在“生存焦虑”,怕物资困乏、怕物价上涨、怕停水停电、怕染病毒、怕失业、怕财务“弹尽粮绝”、怕憋出病来,各大新闻媒体要对防疫期间的社会情绪,有敏锐的舆论敏感性,对舆论规律和舆论引导要有再认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凸显,社会心理出现失调。此时,舆论影响社会的能力增强,舆论稳定与否,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稳定与否重要影响因素。
    第十二、疫情之下,新闻媒体要有舆论判断力,指尖上的舆论,迅速疾风暴雨,舆情爆发力强,瞬间刷屏,新闻媒体要有引导舆论,引导公众情绪稳定的作用,媒体要做好公众情绪的“减压阀”,达成社会治理有效性。
    第十三,要提升策划能级,注重报道创新,办好网络辟谣平台,汇集每天传播最广的谣言,进行澄清辟谣。注重融媒体、滚动新闻,立体传播将新闻内容制成短视频、H5、图说等多种形式的融媒体产品,进行全平台推送,策、采、编、审、发一体化运行,网、端、报、视、微矩阵式传播。
    中国经济短期低点已现,2020年将是稳增长之年。今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除了长期经济下行的焦虑之外,对通胀的短期担忧将更直接地影响经济运行,出口型经济走到了转折点,人口红利已基本耗尽,信息技术普及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边际效益,也已经远远不及当年,本次疫情是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雪上加霜。
    一方面,要充分意识到当前开展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严峻性,另一方面,官方要抓供应、抓保障、抓运输、抓稳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生产。
    目前,中国已经成功地努力地确保14亿人食品供应和各大城市的电力、生活用水等基本保障,社会秩序还是稳定的,这一点有目共睹。正在加大各省市米面油肉蔬菜供应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正常基本生活,物价也没有出现大的上涨,这一点也要承认。食品和基本生活必需品,比口罩还要重要。此外,中国还有庞大的稻谷和小麦等基本谷物储备存放在全国各地的政府粮仓里。
    官方要实时监测、对接资源、协调运输,全力保障广大城乡生活必须品供应。复工后,要鼓励错峰上下班,鼓励有条件企业居家办公,孩子晚开学而家长已复工,建议弹性工作制,有事好商量。复工员工要做好心理调试,克服节后“上班恐惧症。”
    全国口罩企业复工率已达73%,上市公司火线转产“抗疫”:中石化、上汽、工业富联……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口罩缺口大,但是中国民营企业也是有担当的,就连纸尿裤、内衣工厂,都转做口罩驰援。
    官方正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
    新增确诊病例数在2月9日出现单日最大降幅。 疫情之下,2000万返京人潮,北上广深面临大考。平安,是此刻比什么都重要的信号。目前,疫情下的很多行业,短期全面复工难,在疫情防控与春节返乡潮的双重作用下,很多大批员工不能或不愿从老家返回工作地点,造成不少企业,迟迟不能全面复工,损益最大的是实体经济。对于企业来说,既要防疫情、又要保生产、全力止损。很多地方企业仍在停产停工,人们在关心疫情的同时开始关注:此次疫情到底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各行各业的损失有多大?企业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自救?政府会出台哪些帮扶政策?经济活力何时得以修复?
    企业生产经营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受冲击最大的中小企业能否扛过去?服务业首当其冲,制造业又会受到多大冲击?
    当下的防疫之下,不唯武汉,全国各地都缺乏足够的医疗人员、缺乏足够的检测试剂盒、缺乏足够的药品、缺乏足够的防护装备……这是普遍存在的现实,病毒恐惧,导致各行各业各自封闭,停工、停产、停运、停摆,如何引导各行各业恢复生产,抢救经济和个人财务危机,成为一大挑战。
    要科学防灾减灾,避免“过激”防疫现象,防止防疫过当,比如,无锡扬州对7省来人一律劝返,武汉“封城”,是现实之下的无奈选择,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而无锡、扬州两地“封城”,是只考虑到自己,而不顾及他人,把7省人民全部当作了假想敌。除了湖北以外,其他6省疫情发生率还不算高,把他们一概划进“疫区”范围,不仅有失公允,且对疫情防控大局不利。
    升级防疫措施,不能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我们需要坚持“健康至上,防疫第一”的同时,防范遏制防疫带来新的问题,“科学防疫”是对行政动员副作用的最好抑制剂。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每个省、每个城市、每个村庄,都要定制一套最符合自己的科学防疫解决方案,勿以防疫之名,复活地方保护主义,要用科学防疫,而不是用恐慌和盲目!如果这是场持久战,我们更需从盲目恐惧,走向理性建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正考验着社会应急能力和治理体系,国家、企业、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此刻,我们不能深情相拥,不能伸手相握,但请温情以待!
    致敬“逆行”的医护“战士”!
    致敬“逆行”的新闻“战士”!
    感谢你们逆风而行!愿早日打赢这场战役!等着你们早日凯旋!
    疫情灾难是无情的,但坚忍不拔的中国人民是击不垮的。
    抗疫之战已成人民战争,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主办: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Copyright 2013 www.gdj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记协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 备案号:粤ICP备1307212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